開學了,高校貧困新生能順利入學嗎?
悲情:母親臥病需巨款 貧困生難籌學費出走
燕趙都市報滄州電(記者劉樹鵬)“俺還沒有湊夠給妻子治病的錢,沒想到正上高三的兒子又因交不
上學費離校出走,俺找了很多地方,也沒有音信!弊蛉丈衔纾}山縣農民張景慶無奈地對記者說。
母親治病需10萬巨款
張景慶是鹽山縣慶云鎮(zhèn)西木村農民,今年48歲。1997年,張景慶的妻子得了腎結石,因為家境貧困,沒有及時醫(yī)治,致使病情越來越重。去年,醫(yī)院經診斷,稱他的妻子如不及時手術,將面臨生命危險,而醫(yī)療費大約需10萬元。為了給妻子籌集醫(yī)療費用,張景慶四處借錢,家中能賣的東西幾乎都賣了,但還差不少錢,無奈中,張景慶已經想把全家人棲身的幾間土房賣掉。
張景慶的兒子張友杰今年在黃驊市新世紀中學讀高三。為了供兒子讀書,全家人一直節(jié)衣縮食。妻子患病后,張景慶更是咬緊牙關,決心不讓兒子輟學!8月10日、12日,孩子回家兩次,似乎有什么話要說,但看到母親的病,什么也沒有說。唉!我沒有想到他是為學費發(fā)愁,當時要是問問就好了……”張景慶眼里含著淚水,懊悔地說。
高中生不知去向
8月14日,張友杰給家里打來電話,問:“班主任來過電話嗎?”張景慶說沒有,問他有什么事。張友杰說:“沒什么事,回家后再說吧!”18日,學校給張景慶打來電話,催要張友杰的1200元學費。
由于家里實在拿不出來,8月22日,張景慶趕到學校,訴說了家里的困難,請求暫時緩交學費,校長答應后,張友杰的班主任周志濤說:“讓張友杰回來上學吧!”
張景慶一下子蒙了:“他不是在學校里嗎?”見此情況,學校也很著急,四處打聽。為了找到兒子,張景慶幾乎跑遍了鹽山縣城。
家庭貧困影響學習
昨日一大早,張景慶又搭農用車來到滄州,在火車站附近轉了半天,也沒有看到兒子的蹤影!八芤獜,我估計他是找地方打工去了,但學業(yè)不就耽誤了嗎?”
張友杰的班主任周志濤說:“張友杰成績本來很好,但母親得病后,成績下滑很厲害。因為家庭困難,學校上學年已經給他免了學費,這次讓他回家,意思是能拿多少拿多少,不夠的錢再向學校申請,沒想到他會離校出走。”
最新消息:義務教育期間 學雜費有望全免
全國人大代表紀盡善接受本報采訪稱,《義務教育法》的修訂預計今年年底進入審議程序 。
據全國人大代表、西南財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紀盡善介紹,今年年底《義務教育法》的修訂就將進入審議程序,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進行審議。
《義務教育法(修訂)》征求意見稿規(guī)定,對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得收取學費、雜費。
成都商報報訊(記者 李婭 實習記者 劉潤智 王冕
吳宇宸)全國人大代表、西南財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紀盡善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說,根據他接到的通知,今年年底《義務教育法》的修訂就將進入審議程序,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進行審議。不久前,國務院法制辦向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參與提出修訂議案的數百名代表發(fā)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修訂)》(征求意見稿),其中規(guī)定,對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得收取學費、雜費。
據紀盡善介紹,修改《義務教育法》的思路是要解決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使人民群眾的子女能夠有書讀、有學上,而且還能學得比較輕松、效果好。由此列出了五個需要解決的問題:義務教育經費保障問題;義務教育資源分配不合理、農村等地區(qū)發(fā)展義務教育存在較多困難問題;學生學習負擔重、應試教育沒有得到根本改觀問題;進城務工農民子女隨父母在城市就學難、受歧視問題以及義務教育教科書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征求意見稿擬訂了一些解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