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腎臟病日
為了提高人們對慢性腎臟疾病的認識,讓人們認識到早期檢測和預防慢性腎病是目前全球急需解決的問題,國際腎臟病學會和國際腎臟基金聯(lián)盟聯(lián)合提議設立每年3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四為"世界腎臟病日"。
什么是慢性腎病
慢性腎臟病 (CKD)的定義:
腎損害(病理,血,尿,影像學異常)≥3個月
GFR<60ml/min/1.73m2,持續(xù)時間≥3個月
具有以上兩條的任何一條者,就可以診斷為慢性腎臟病
從這個定義看,除了急性腎炎和急性尿路感染,絕大多數(shù)的腎病都可以歸屬慢性腎臟病的范圍。
慢性腎病的流行病學
慢性腎臟疾病以其低知曉率、高發(fā)病率、高死亡率和病程隱匿而被稱作是"沉默的殺手"。
據(jù)最新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慢性腎病的社區(qū)患病率高達11%,一些一線城市已接近歐美慢性腎病發(fā)病水平。也就是說,在我國每10個人中有1人就患有慢性腎臟病。
在全球范圍,有8.5億人罹患腎病,慢性腎病每年造成至少240萬人死亡,是目前增長最快的第六大死因。
慢性腎病逐年高發(fā),誘因無處不在,一旦得病則不可逆轉。其中約40-60%患者5年到20年或更長時間后可能發(fā)展為終末期腎臟病(尿毒癥),我國現(xiàn)有尿毒癥患者150多萬,每年新增尿毒癥患者12~15萬。
慢性腎臟病的早期信號
腎臟沒有像心臟般跳動的狀態(tài),也不像胃會因吃得過飽而有脹痛的感覺;它任勞任怨,默默地扮演著體內“清道夫”的角色,過濾并清除代謝產(chǎn)物。
正因此,腎病往往病程隱匿,在早期會沒有明顯臨床表現(xiàn)癥狀,以致很多患者出現(xiàn)癥狀時已經(jīng)進入腎衰竭乃至尿毒癥期,影響的范圍不僅只是泌尿系統(tǒng),也會傳至循環(huán)系統(tǒng),重者威脅患者生命。
盡管如此,腎病還是會“露出馬腳”。一旦發(fā)現(xiàn)身體出現(xiàn)下面這幾種情況,一定要小心是否是腎臟健康出了問題。
01 眼瞼或下肢浮腫
腎病會導致人體水電解質調節(jié)功能受損,引起體內水鈉增多,水分常積聚在最疏松的組織或身體最低部位,如眼瞼或下肢。
02 頭痛、乏力、記憶力下降、睡眠不佳
腎病表現(xiàn)為頭痛、乏力、記憶力下降、睡眠不佳等,多是合并高血壓所致,特別是年輕人,出現(xiàn)不明原因血壓升高,應該警惕腎臟疾患。
03 泡沫尿
當尿中蛋白、尿糖增多可以出現(xiàn)泡沫尿,尿液表面漂浮著一層細小泡沫狀,不易消失,應警惕蛋白尿。
如果是泡沫較大,消失得非常快,應警惕是否尿糖升高。
04 尿量變化
正常人入睡后代謝緩慢,夜尿顯著少于白天尿量,夜間應不排尿或僅排1次,夜尿量約為24小時總量的1/4~1/3。
如果經(jīng)常超過2次以上,夜尿多于白天尿量,可能預示腎功能不全。
05 尿液檢查異常
常規(guī)尿液檢查,如果出現(xiàn)蛋白或潛血陽性,可能是無癥狀性蛋白尿或無癥狀性血尿,應及時做尿蛋白定量或尿位相鏡檢查。
06 貧血
中度以上的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常常合并貧血,乏力、頭暈、面色蒼白等癥狀,這往往是腎功能不全,導致腎臟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減少所致。因此,出現(xiàn)不明原因貧血,除了考慮血液系統(tǒng)疾病外,應檢查有無腎臟疾病。
07 食欲不振
早期尿毒癥患者,經(jīng)常出現(xiàn)食欲減退、惡心、皮膚瘙癢等表現(xiàn)。因此,有這些癥狀,特別是合并高血壓、貧血的患者一定要查腎臟功能。
溫馨提醒:一定要堅持做定期體檢,這樣能有效排除腎臟疾病隱患,預防腎臟疾病的發(fā)生。
如何預防慢性腎病
01 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及有腎病病史的高危人群需定期體檢,科學管理疾病。
02 避免濫用藥物,多種藥物、化學毒物均可導致腎臟損害。
03 健康飲食,少鹽少酒,適量多飲水。
04 當喉部、扁桃腺等有炎癥時,需立即在醫(yī)生指導下采用抗生素徹底治療,否則鏈球菌感染易誘發(fā)腎臟疾病(尤其是小朋友更需要注意)。
05 有計劃地堅持每天體力活動和體育鍛煉,控制體重,避免肥胖避免感冒。
06 適當多飲水、不憋尿。尿在膀胱里太久很容易繁殖細菌,細菌很可能經(jīng)由輸尿管感染到腎臟。每天充分喝水隨時排尿,腎臟亦不易結石。
07 平衡膳食:人吃下大量的動植物性蛋白質,最后的代謝產(chǎn)物——尿酸及尿素氮等都需由腎臟負擔排除,故暴飲、暴食將增加腎臟負擔。
08 作息規(guī)律,不熬夜,每天保證7~8小時的充足睡眠,讓腎臟得到充分休息,有助于維持腎臟的正常運轉,減輕腎臟負擔。
09 每年定期檢查尿常規(guī)和腎功能,也可同時做腎臟B超檢查。了解疾病的家族史。從而對腎臟疾病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
文章來源:蘇州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