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新聞網6月9日訊 昨天是“世界海洋日”,山東天津四十二家漁民和養(yǎng)殖單位及一個村民委員會委托律師向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天津海事調解中心遞交民事索賠調解申請書,主動申請與康菲石油中國公司和中海油公司進行民事調解,康菲渤海漏油索賠案再起波瀾。已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天津海事調解中心已經受理該案,并表示將依程序將調解申請書盡快送達康菲中國與中海油兩被申請人。 據了解,兩年前,由美國康菲公司和中海油公司合作開發(fā)的渤海蓬萊19-3油田發(fā)生重大溢油事故,污染海洋面積達6200平方公里。山東、天津、河北、遼寧的漁民和養(yǎng)殖戶均稱遭受了重大污染損失,且損害仍在持續(xù)中。但康菲公司聲稱因油指紋鑒定不符,拒絕對山東、天津漁民和養(yǎng)殖戶賠償。 期間,部分漁民曾先后向國內天津海事法院、青島海事法院起訴,遭拒絕后轉向美國法院起訴,但案件審理停滯不前。山東、天津漁民和養(yǎng)殖戶至今分文未獲,眼見提起民事訴訟的兩年司法有效保護期即將屆滿,但國內法院仍然拒絕受案。無奈之下,漁民們在律師的法律援助下尋求仲裁調解。據代理案件的山東德衡律師事務所李剛律師、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張興寬律師表示,如果被申請人拒絕接受調解申請,渤海沿岸的漁民養(yǎng)殖戶國內依法索賠之夢幾乎破滅。希望康菲公司和中海油公司拿出誠意,正視責任,通過調解中心達成各方和解協(xié)議,盡快妥善解決遺留問題。(青島新聞網記者) |
上一篇:青島律師叫板康菲漏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