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藝人郭德綱做了一件他自認為是行善積德的事。他買了200多斤鯉魚、草魚、泥鰍等動物,然后將其放生。11月15日,他在社交網(wǎng)站上談及這次經(jīng)歷,自覺“酣暢無比”。
然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這位聲稱“不思回報”的笑星,因此遭遇了嘲諷。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猛禽康復(fù)師張率形容,這是“糟蹋生命”。
在野生動物保護者眼里,盲目放生不啻另一種殺戮:如果郭德綱放生的是家養(yǎng)動物,它們最大的可能性是死亡;放生野生動物,則購買行為可能鼓勵了非法捕獵。而放生的若是外來物種,物種入侵的危險性也不能忽視。
天津自然博物館副館長王鳳琴向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常常有人購買野生動物放生,以為是做善事,實則間接造成了傷害。
張率告訴記者,在黑市上,一只金雕的售價有時高達數(shù)萬元,天鵝也價碼不菲。有人“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就有人“發(fā)大自然的橫財”。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這也是天津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主任石會平的呼吁。她正在處理發(fā)生在當?shù)氐膰H瀕危物種東方白鸛中毒事件。11月11日以來,至少20只東方白鸛遭毒殺,13只中毒后獲救。這是今年繼湖南省桂東、延陵兩縣非法捕殺候鳥事件后,又一起令人震驚的事件。
石會平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保護野生動物是林業(yè)部門的職責,也是公益事業(yè),需要公眾參與。食用野生動物、以野生動物為寵物的行為制造了市場,但這些人未必知道,野生動物可能攜帶未知病毒,而餐館里違法出售的野生動物死因不明,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異地追殺與異地消費
中國鳥類學(xué)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xué)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馬鳴的課題組本月發(fā)表了一份英文的中國偷獵水鳥狀況研究報告。他們估計,每年全國被獵殺的水鳥在8萬到12萬只之間,約有40個種類。過去3年里,至少有20萬只水鳥喪生。
項目組總結(jié)了偷獵者使用的插天網(wǎng)、下滾鉤、鐵夾、套索、電擊、槍擊等10種捕鳥方式。其中,投毒最危險也最常用,68%被偷獵的水鳥死于毒殺,這帶來了公共衛(wèi)生領(lǐng)域的挑戰(zhàn)。很多地方發(fā)生過人們食用被毒死的野鳥幾乎致死的事情。
偷獵者用毒藥浸泡的谷物或魚蝦制成誘餌,常見的毒藥是“呋喃丹”。今年3月,遼寧省發(fā)現(xiàn)過長達200米的毒餌帶。
馬鳴說,鳥類食用毒餌后失去意識被捕,盜獵者有時還會注射阿托品等藥物將它們救活,活禽售價更高。
他們算了一筆賬,一只在烏魯木齊被殺的野鴨售價是4到5美元,空運至長沙或廣州,價錢升到50美元,而上了餐桌后,價格又會再翻幾番。在廣州市場,野雁和天鵝能達到人民幣幾百元甚至上千元。
項目組研究了國內(nèi)除西藏外所有省區(qū)的情況,認為偷獵最活躍的地區(qū)是遼寧、新疆、河南、山東、湖北、湖南和江西。北方的野鳥多被運到南方的廣州、深圳、寧波、長沙等地,那里是主要消費區(qū)域。
他們發(fā)現(xiàn),野鳥通常被偽裝成家禽空運,這樣更加便捷,一批的數(shù)量為600到800只。
因此,除了呼吁遏制非法捕獵,他們認為應(yīng)加強物流業(yè)的監(jiān)管。
馬鳴還指出,有的偷獵人員會“流竄作案”,候鳥飛到哪里,就追殺到哪里。
上個月破獲的湖南“千年鳥道”非法狩獵案中,查獲了野鳥8箱,共計618只。國家林業(yè)局副局長印紅在事后的一次會議上指出,亂捕濫獵候鳥等野生動物常與非法經(jīng)營活動有關(guān)。近期的幾起案件,野生動物幾乎都是流向飯店。在部分地區(qū),亂捕濫獵、濫食野生動物不是個別現(xiàn)象,而是幾乎公開的群體性行為,且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