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奇瑞名為“飛躍07”的2007年市場戰(zhàn)略出臺,其旗下6個品牌47款車型全系列降價、增配,拉開了自主品牌2007年價格戰(zhàn)的序幕。
從“激昂05”,到“奔騰06”,再到“飛躍07”,奇瑞汽車可謂步伐不小,不過有許多人擔心,超常規(guī)發(fā)展的奇瑞還能走多遠?
1月5日,
奇瑞在北京舉行“奇瑞30萬 旗云30萬 ”為主題的媒體會,四款新車東方之子1.8L、旗云1.3L、V5 /2.0L和QQ6/
1.3L同臺亮相,引起業(yè)界高度關注。
奇瑞是成長最快的本土汽車企業(yè)之一。2006年奇瑞銷售量突破30.5萬輛,同比增長60%,但按其計劃,2010年奇瑞產銷將達到100萬輛,這意味著奇瑞還要加快擴張速度,許多業(yè)內人士對此感到擔憂。
參會的某汽車專家當場指出,對產銷規(guī)模不斷擴大的奇瑞來說,由于產品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利潤呈下降趨勢十分明顯。以2005年為例,2005奇瑞銷量約為19萬輛,但凈利潤只有9500萬元,平均每輛車利潤只有500元。
不過,奇瑞方面顯然有另一筆賬。奇瑞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秦力洪說,奇瑞2006年累計出口突破5萬輛,以每輛車3.5萬元的均價計算,創(chuàng)匯17.5億元,以17%的出口退稅率計算,返稅將近3億元,這是一筆不小的收入。這解釋了奇瑞為什么有這么強烈的“做大”沖動。
當《財經時報》記者提及奇瑞與戴克聯(lián)手進軍海外市場一事時,秦力洪向《財經時報》表示,“雖然已草簽合作意向書,但詳細事宜仍在談判中,一旦最終合作協(xié)議敲定,將創(chuàng)造全新的合作模式。目前可以透露的是,雙方合作并非限于代工,其合作細節(jié)正處于緊張的磋商階段!
據記者了解,代工為雙方合作的第一步,第二步為合資,因此雙方在談判過程中十分謹慎。如果一旦達成合作,奇瑞很可能借機登陸夢寐以求的美國市場。
3年前,奇瑞曾與美國汽車銷售巨頭馬爾科姆·布里克林簽署協(xié)議,授權其在北美市場銷售汽車。然而在2006年北京車展上,布里克林突然宣稱,中止與奇瑞合作,雙方將不再建立合資公司設計、制造及銷售汽車。
遭此變故,奇瑞并沒有放棄出口美國計劃,而是將重點從急于擴張海外網絡,轉向如何滿足美國技術標準和提高產品性價比上。秦力洪直言,與夢幻分手后,奇瑞出口到美國的產品仍在加緊研發(fā),不排除單槍匹馬殺進美國的可能。本報記者
楊仕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