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周五開始,北京11部門聯手對虛假違法廣告進行整治,名人廣告成為打擊重點。日前,由著名演員陳小藝與其兒子代言的三精葡萄糖酸鈣口服溶液成了首個被叫停的整治對象。(5月30日《新京報》)
對虛假的名人廣告,僅僅叫停并不值得欣喜。無論怎樣的叫停,都是在廣告播出甚至是在家喻戶曉之后,此時商家和
廣告業(yè)主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但廣告明星們除了受點道德壓力之外,則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解決這一困局,一個可行的辦法就是要讓明星對其“張口說瞎話”承擔責任。
明星應為其瞎話擔責,符合責權利相統(tǒng)一的原則。明星和商家以及廣告業(yè)主之間,是一種經濟法律關系,明星獲得巨額報酬,需要賣力表演,促進產品的銷售。而明星和消費者之間,也不單純是表演者與欣賞者、明星本身和仰慕者之間的關系,而是通過產品這個中介相聯系的,事實上也構成了一種經濟法律關系。那么,如果廣告本身存在欺詐,明星們就沒有理由拿著高額的報酬置身事外,而不用承擔任何責任。
一般而言,明星獲得的報酬越豐厚,相應的產品的受眾面和銷售量就越大,瑕疵產品所造成的危害也越大,因此,他們所承擔的責任也應該越大!柏煓嗬嘟y(tǒng)一”是經濟法中的一個核心原則,這個原則實際上就把收益和風險捆綁在一起,高收益也就意味著高風險,以他律的方式有效地迫使明星們在為企業(yè)代言時,不敢再“張口說瞎話”,而主動地了解產品和服務的相關信息,進行必要的審查以規(guī)避風險成為一種自覺要求。
其實,公眾真正反對的并不是明星做廣告,而是明星做虛假廣告。倘若我們喜愛的明星,以負責任的態(tài)度,向我們推薦確實信得過的產品,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享受,我們又有什么理由反對呢?
作者:吳龍貴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