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是大學生休息和生活的主要場所,宿舍生活過得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心理狀態(tài)。怎樣創(chuàng)造良好的宿舍氛圍,愉快地度過大學生活,是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
當代大學生面臨的誘惑多,壓力重,個體意識越來越強,互相之間差距越來越大。因而,許多學生心境浮躁,
甚而心理失衡。在這種情況下,宿舍既可成為緩沖帶,使壞心情得到調節(jié),也可成為導火索,使小事演化成宿舍暴力。怎樣利用宿舍這個場所,尋找更積極有效的方式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這里,不妨說說我的幾個建議。
我們的語言學老師有次上課,講到語言的約定俗成性時,他說英國人把水叫做“water”,法國人把水叫做“wasser”,這是長期的社會、歷史發(fā)展形成的,沒有優(yōu)劣之分。同樣,每個同學有自己的個性特征,這是他的約定俗成性,不涉及好壞。所以在相處中,一定要互相尊重、學習。從而,才能形成一個有包容性的、多元的世界。像這樣的講課方式,使我們在知識和做人上都受益匪淺。
學生工作要名副其實。各個學校都設有學生處、心理咨詢中心等組織來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然而,很多時候,這些組織有名無實。在另一所大學讀書的朋友跟我說,她們宿舍有位同學總是折騰到三更半夜,其他同學忍無可忍,就到學生處反映。學生處老師把問題轉移給班主任,班主任把那位同學叫去“談話”。結果那位同學不僅不改,反而用各種方式報復。班主任也態(tài)度驟冷,好像怪她們多事!耙肋@樣,還不如不反映呢!私了算了!蔽业呐笥焉鷼獾卣f。由此可見,學生組織和老師不能推脫問題,要幫助同學們化解矛盾。
找個高年級“朋友”。建議每個新生從入學起,就找一個高年級的、較固定的朋友,定期地談談心。這樣,和舍友關系遇到問題時,既可以緩解心情,又可以借鑒經(jīng)驗,妥善處理。學校不妨組織一些活動引導新生們找這樣的朋友,并形成一個傳統(tǒng),讓每一屆學生都能在愉快和諧的宿舍氛圍中成長。(作者:溫麗姿
系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世界文學所碩士生)
特約編輯:張慶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