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當保安的打工小伙來了,當小保姆的打工妹來了,剛剛走出工廠、工地顧不上吃晚飯的小青年狼吞虎咽地大口嚼著面包沖進教室……昨晚,眾多外來打工青年期盼的“打工青年輔導班”終于在海達科技進修學院開課了,九十名選上外語輔導班的“學生”,滿懷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命運改變的期待,在久違的課堂
上開始了新的拼搏。
課本筆記本簡陋寄托夢想
昨晚,海達科技進修學院為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打工青年們安排的是英語和日語兩個學習班,而語文和數(shù)學兩個基礎課程輔導班也將于今晚開課。雖然外語學習難度較大,但仍受到了打工青年的歡迎,日語班學員有49人,英語班有41人。
打工者不僅有來自市南、市北和四方的,甚至還有倒了三四次車從李村趕來的。在餐館打工的小伙拿來酒店未用過的酒菜記錄本當筆記本,從建筑工地趕來的青年則用記錄進出材料的記錄簿當筆記本……不少打工青年為了省錢,請老師幫忙“復印”了課本,上課時擺在課桌上的便是厚厚一疊復印紙。雖然書和筆記本各式各樣、不少還略顯“寒酸”,但上面卻寄托著相同的希望和夢想。
第一堂課信心恢復如初
坐進久違的課堂,面對既熟悉又陌生的課桌、講臺和黑板,“學生們”感慨萬千唏噓不已。雖然第一堂課講得是最基礎的音標和單詞,但“學生們”還是有些膽怯。在老師的再三鼓勵和啟發(fā)下,終于有人敢跟著老師小聲地念音標和字母了;隨著課堂氣氛的活躍和課堂“感覺”的逐漸恢復,“學生們”的自信心也被極大地調(diào)動起來———隨著跟念聲音的加大,終于有漸入角色的“學生”敢大膽回答老師的提問了。作學生的感覺找回來了,半個小時后,兩個外語班的學生都能跟著老師齊聲學唱外文歌曲了,不少膽大的學生還能搶唱、搶讀了。
最大困難能否堅持下去
授課老師為了考驗“學生們”的耐力,兩個班都未課間休息,但兩個小時的課很快就結束了。一遍遍地翻看著密密麻麻的課堂筆記,“學生們”的臉上流露出了收獲的滿足感。“一節(jié)課就寫了這么多?離開學校這么多年寫的所有字加起來,也沒有現(xiàn)在這么多。 薄巴瑢W”之間愉快地交流著上課的心得和體會。
興奮之余,不少打工青年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舍友都喜歡上網(wǎng)吧打游戲,我害怕經(jīng)受不住他們的誘惑!”一位姓張的小伙子坦誠地說!拔仪澳暌矃⒓舆^日語培訓班,但堅持一個月后就沒勁了,這次雖然發(fā)了‘毒誓’一定要堅持下去,可畢竟我們是打工的,閑暇的時間太少了——沒有時間復習的話,好不容易學到的新知識,可能很快就忘干凈了,用不了幾天信心可能就被磨沒了!”18歲的小保安李昌祚的想法可能代表了大多數(shù)外來打工青年的心聲。但不管怎樣,他們表示無論最終收獲如何,只要努力了便無怨無悔。(記者姜寶虎冷雪)
特約編輯:yx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