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張寒 周效政
崇尚力量、強悍和速度的拳臺,東歐和拉美選手的實力最強。對于起步晚、基礎差的中國選手來說,要在雅典實現(xiàn)獎牌“零的突破”,除了積極備戰(zhàn)、放手一搏之外,還要祈求運氣、期待奇跡。
四年前的悉尼奧運會上,11枚拳擊金牌被古巴和俄羅斯分別奪去4枚和3枚,亞洲的烏茲別
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和泰國共拿下4金。與這些拳擊強國相比,中國拳擊的整體實力仍無法與之匹敵。
回首中國拳擊恢復以來的18年歷程:1988年在漢城奧運會上,中國拳手打到第8名,實現(xiàn)了第一次突破;8年后,江濤在亞特蘭大獲得91公斤級第5名,創(chuàng)造了中國拳手在奧運會中的最好成績。
對于本屆奧運會,中國拳擊提出了“爭取一枚獎牌”的目標,但要實現(xiàn)目標,目前看來困難重重。前年的釜山亞運會上,中國有8名拳手參賽,卻只有3人獲得銅牌。沖出亞洲尚且不易,何況雅典“沖”牌。
通過今年上半年的三個奧運資格賽,中國拳擊隊拿到了歷史上最多的六張雅典“門票”,讓人們看到了實現(xiàn)歷史突破的希望。這六張“門票”的歸屬分別是48公斤級的鄒市明、54公斤級的劉淵、60公斤級的陳通洲、69公斤級的哈那提、75公斤級的哈達巴特爾和81公斤級的雷玉平。六名拳手都是第一次進奧運會賽場。對于這支隊伍來說,拿到創(chuàng)紀錄的六個資格,奧運任務已經(jīng)完成了一半。
但要完成另一半任務,小級別項目將是最大的希望所在,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突破口。
去年的曼谷世界拳擊錦標賽上,貴州48公斤級選手鄒市明取得一枚銀牌,實現(xiàn)了中國拳擊在世界大賽上“獎牌零的突破”。但中國拳擊協(xié)會主席常建平這樣比喻這個勝利:“中國拳擊勝了古巴,好比古巴的乒乓球贏了中國!”這說明中國拳擊的整體水平跟古巴等拳擊強隊相比,幾乎就是“業(yè)余”與“專業(yè)”之間的差距。
不過,鄒市明仍然承擔著中國拳擊書寫新歷史的重任。雖然這位24歲的選手在釜山亞運會上未能進入前四,但在去年7月的泰國世錦賽上,他首戰(zhàn)便擊敗古巴人巴特萊尼,接著又勇挫曾在釜山亞運會戰(zhàn)勝自己的菲律賓名將塔納莫夫;最后決賽雖然不敵歐洲冠軍卡扎科夫,但他已經(jīng)使中國拳擊無緣世界大賽獎牌成為歷史。
去年世錦賽季軍、“亞洲最佳拳擊運動員”卡里姆本來是鄒市明在雅典奧運會上的強勁對手之一,但這位21歲的巴基斯坦選手因藥檢問題而失去了參賽資格。他在雅典的主要對手也許是俄羅斯名將卡扎科夫。這位左架選手身材高大,力量、速度、爆發(fā)力都很好,單拳威力足,去年世錦賽決賽中,鄒市明就敗在他的拳下。世錦賽的并列季軍塔納莫夫也不容忽視,這位釜山亞運會的銀牌得主曾連續(xù)兩屆在世錦賽奪銅,但在去年世錦賽中被鄒市明擠出決賽。
此外,鄒市明的雅典之旅還面臨重重難關。由于世錦賽一炮而紅,他不再是躲在角落里的“黑馬”;其次,拳擊比賽中裁判的作用很關鍵,給分、按鈕往往在一念之間;另外奧運會拳擊比賽不安排種子選手,所有對陣都是通過抽簽來確定,偶然性遠大于其他項目,任何人都可能隨時墜入“死亡之組”;當然,他還存在經(jīng)驗不足、個人搏擊風格不突出等中國選手的共同問題。
中國拳擊的其他級別,目前還難有大的作為。54公斤級的劉淵沖出亞洲就有難度,要在奧運會上挺進前八十分困難。60公斤級的陳通洲曾在釜山亞運會上奪得57公斤級季軍,今年才升至60公斤級,并在5月的奧運會亞洲預選賽上奪冠。不過,世錦賽的冠軍、亞軍等一堆頂尖高手在雅典“迎候”,他將面臨場場惡戰(zhàn)。69、75和81公斤級原本就是歐美人的天下,古巴和美國選手尤其強大,而亞洲、甚至于非洲選手中也不乏高手,中國拳手沖出重圍的希望更加渺茫。
目前中國拳擊隊隊員平均年齡22歲,旨在2008年出成績。如果中國拳擊在雅典“奪牌”的目標能夠得以實現(xiàn),那么我們將有理由期待他們在四年后的北京奧運會上沖擊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