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高溫更可怕的是它們,夏季要小心這些病毒!市疾控中心發(fā)布提醒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炎炎夏季,當人們愜意地享受著冰鎮(zhèn)西瓜的甘甜、空調房里的清涼,以及悠閑假期帶來的放松時,腸道病毒、蚊媒病毒等夏季常見“病毒訪客”也悄然登場,借著人群聚集、蚊蟲叮咬等渠道伺機而動,為這個火熱的季節(jié)增添了幾分“熱”鬧的煩惱。6日,青島市疾控中心發(fā)布科學防護指南,幫市民守住健康防線。
關注腸道病毒家族
柯薩奇病毒A16型、腸道病毒71型(EV71)是引發(fā)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等疾病的主要元兇。其主要通過糞-口傳播。手足口病主要表現(xiàn)為手、足、口等部位出現(xiàn)斑丘疹或皰疹,可伴有發(fā)熱、食欲缺乏。皰疹性咽峽炎主要表現(xiàn)為突發(fā)高熱,咽峽部可見灰白色皰疹或潰瘍,疼痛明顯,影響進食。5歲以下兒童,尤其是托幼機構兒童屬于高危人群。
市疾控中心專家劉思彤提醒,市民應注意個人衛(wèi)生,飯前、便后勤洗手,避免共用物品,
對玩具、餐具等用含氯消毒劑清潔,做好患者隔離,手足口病患兒應居家隔離至癥狀消退。
專家建議,患兒應主動接種疫苗,針對最“兇”的EV71病毒,我國已有疫苗,能有效預防它引起的重癥手足口?。ㄈ缒X炎、肺水腫)?;純喝绻腥綞V71病毒要格外警惕,如果孩子持續(xù)高燒不退、精神萎靡、嘔吐抽搐、肢體抖動無力,這可能是重癥信號,別猶豫,馬上去醫(yī)院。
小心蚊媒病毒家族
蚊媒病毒家族中的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等感染后會引起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疾病,此類病毒主要經(jīng)由攜帶病毒的埃及伊蚊及白紋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而傳播,尤其在我國南方地區(qū)頗為常見。
登革熱伴有“三痛”(劇烈頭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且可能有出血傾向(如牙齦出血、鼻衄),基孔肯雅熱的關節(jié)痛更劇烈且長期,甚至影響行動?;卓涎艧針O少致命,但二次感染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可能發(fā)生重癥登革熱(如登革出血熱、登革休克綜合征)風險。
預防此類病毒,首先要清除蚊子孳生地,每周清除各種容器所有積水。做好個人居家防護和外出防護,在家別讓蚊子進,出門別讓蚊子近?;卓涎艧岷偷歉餆峥赡芑旌细腥荆舫霈F(xiàn)高熱、皮疹、關節(jié)疼痛等癥狀,特別是伴有出血,請立即就醫(yī),并告知醫(yī)生可能的蚊蟲叮咬史。(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黃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