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球分享"青島方案" 青島代表中國城市參與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會議
青島新聞網(wǎng)12月8日訊(記者 韓彤彤 丁淑華)12月7日至8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與教育部共同舉辦的2021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會議以線上方式召開,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1屆大會主席圣地亞哥·穆朗、中國教育部部長懷進鵬以及相關國家副總理、教育部長出席會議。青島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局局長、黨組書記劉鵬照線上參加會議并以“課程引領,全域普及——青島市推進人工智能教育機制創(chuàng)新的實踐”為題做專題發(fā)言,向全球分享人工智能教育普及“青島方案”。
近年來,青島市教育局以人工智能教育為突破口創(chuàng)建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區(qū)”,人工智能教育形成領跑態(tài)勢,在全國率先提出市域層面全面普及人工智能基礎教育。
青島市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從五方面展開。出臺綱要,頂層引領課程開設。青島市在全國率先發(fā)布《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指導綱要》,從課程性質、目標、結構、內容、要求、實施、保障等方面進行全面詮釋,確立了從小學到高中階段全覆蓋的人工智能課程體系。
開設課程,加快課程全面推廣。根據(jù)不同年齡學生特點、接受能力和知識儲備,因地制宜實施普及、拓展與培優(yōu)三類人工智能課程,實現(xiàn)普及課程任務化、拓展課程社團化、培優(yōu)課程競賽化。
評價導向,實施素養(yǎng)多元評估。青島市率先發(fā)布《青島市中小學生人工智能教育評估方案》,明確三學段的人工智能內容體系、四項核心素養(yǎng)和三大支撐因素,充分研究影響因素和評估策略,構建整體框架,實現(xiàn)了評價標準科學化、評價方式多元化、評價結果數(shù)據(jù)化。2021年評估樣本涉及452所學校,2441名教師,16.8萬余名學生。
加強師資培養(yǎng),推進人工智能教育提質增效。市、區(qū)、校三級聯(lián)動,創(chuàng)新教、科、研“三位一體”機制,通過公開招聘、人才引進、轉崗培育等方式,建立專兼職教研員隊伍,完成34場主題活動,11期人工智能師資培訓,20節(jié)專家示范課入校,惠及教師千余人次。
突出環(huán)境建設,夯實人工智能教育基礎。市教育局著力加強軟硬件相結合的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基于青島教育e平臺打造青島市人工智能教育課程學習系統(tǒng)、按照“課程教學、應用實踐、互動體驗”架構普及人工智能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