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說到青島的城市發(fā)展,
????有這么幾個區(qū)域是絕對不能忽視的,
????比如今天要說是曾經(jīng)的東鎮(zhèn)--臺東
在小嫚兒眼里,臺東是購物天堂
威海路上的婦女兒童批發(fā)市場不知道有多少年了,但很少有人用這個學名稱呼,一般都是叫“老婆孩子店”。一進門的地方曾經(jīng)是各種照大頭貼的小店,門外一溜都是小吃。
上學的時候在臺東利群買了不少衣服,不論節(jié)假日還是平時,樓上樓下永遠有很多人在逛。到了過年,超市里的人多的前胸貼后背,擠的稍一挪步就會踩到前面人的腳后跟。
買鞋一定會去百信,路邊大大的門頭特別好找,一樓是男鞋,樓上是女鞋。
當代商城里一個個的攤位,做指甲、買衣服、淘首飾......
在小哥眼里,臺東是數(shù)不盡的義氣。
小學的延安二路、上清路,初中的42、47,高中的15、19,這一個個學校形成的圈子,給熱情的青島小哥造就了一幫幫伙計。
上課的時候偷偷跑出校門,在附近的網(wǎng)吧一起上網(wǎng);如果有人和別的學校的學生起沖突,放學之后其他人把書包往肩上一扔,拎著就去堵人;在放假的最后一天聚在肯德基里,一邊大笑說著在街上遇到了哪個老師,一邊團結的把借來的作業(yè)放在桌子中間大家一起抄...
不上學的時候,打電話約好幾個朋友,就跑到了KTV,大家樂、音樂之聲...最便宜的時候一小時才7塊錢,扯著破鑼嗓子在里面吼一下午。
說實在的,臺東不就是生活嗎?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仲家洼是一大片低矮的“趴趴房”,現(xiàn)在只能從東仲路西仲路這些路名中看出仲家洼的影子。
威海路上的青華照相館,住在臺東,誰還沒進去拍過、洗過照片呢?小時候總覺得洗照片的人很神奇,一直以為是把膠卷扔進水里“洗”。
臺東一路上的大光明電影院輝煌了好長時間,小學的時候,每次放假學校都會給發(fā)電影票,長長的一張上面可以撕下來許多張面額5塊的,早些時候一張5塊的票就能看一場電影。
臺東五金商店也有些年歲了,以前家里壞個水龍頭、少個螺絲刀,都會來這里買,里面東西齊全的無法想象。
臺東郵電局對面的賓館,以前還經(jīng)常去那邊兒買包子,里面賣包子的阿姨動作麻利,特別會推銷。
臺東郵電局旁邊有一家賣烤鴨的,隔著一條馬路都能聞到香味,隔壁當代廣場的地面特別光滑,白天總有小孩子溜旱冰,晚上則聚滿了跳廣場舞的大爺大媽。
公安市北分局綜合警務廳是曾是臺東巡捕房,開個證明什么的都要去這里。
在全市130條公交線路中,幾乎有一半線路都經(jīng)過,或是接近臺東。以前街上隨處可見小公共,開起來特別生猛,還經(jīng)常停在路邊吆喝喊人上車。
小時候的公交車都有黑乎乎的大通道,開起來了晃晃悠悠,每次坐車都喜歡站在那里。
后來電車沒有了黑色的大通道,但還是拖著兩根長長的天線。
骨傷醫(yī)院自上世紀50年代就在臺東,不過現(xiàn)在已經(jīng)合并進了齊魯醫(yī)院。
早些時候的臺東還有聚福樓,和春和樓、三盛樓并稱“島城三大樓”。
還有老字號“大陸茶莊”,有哪個老臺東不知道這里,誰家的長輩沒在這里買過茶葉?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利群已經(jīng)有了很高的人氣,21周年慶的時候,街上站滿了圍觀的人。
提起青島的老城區(qū),
相信大家都有一肚子的話要說,
每個人的記憶都既獨特、又有重合,
看到別人相似的回憶,
感覺就像是找到了小時候的玩伴,
溫暖而快樂
你記憶中的臺東是怎樣的?
是和家人聚在一起的溫馨、
和朋友貪玩的喜悅,
還是年少時期張狂的喜怒哀樂?
留言說說你的故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