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wèi)(右)與張大春對話。 鐘潤生 攝
昨日上午11點(diǎn),香港書展的第一場名家講座不孚眾望,邀請到電影《一代宗師》導(dǎo)演王家衛(wèi)和編劇顧問張大春對談。兩位相識多年的好友共同講述《一代宗師》的創(chuàng)作心路。令到場讀者出乎意料的是,主持這場對談的“第三者”是香港作家馬家輝。馬家輝詼諧幽默的主持,讓座無虛席的千人會場笑聲不斷。
活動一開始,首先出場的不是王家衛(wèi)和張大春,而是穿著民國長袍的馬家輝。馬家輝這一特別扮相,讓會場哄堂大笑。馬家輝解釋說為了配合“一代宗師”和民國的氛圍,他特意去電視臺借了這身長袍大褂。緊接著,張大春與王家衛(wèi)均著黑西裝出場。王家衛(wèi)依舊戴著黑墨鏡。三人同臺一站,媒體記者、讀者們紛紛涌至臺前拍照。
活動一開始,馬家輝舉起手中剛出版的《一代宗師》說,看完電影《一代宗師》后,再看這本臺灣版電影書《一代宗師》,了解到的東西更多,更覺得電影拍得好、涵義更深。王家衛(wèi)說,《一代宗師》這本書其實(shí)可以更精彩,可惜的是,很多東西沒有記錄下來,“我和張大春聊《一代宗師》的劇本,聊了很多年,聊了很多故事以外的東西,可惜當(dāng)時沒想到要記下來?!?/p>
“很多人說《一代宗師》是武俠片,其實(shí)不是,它是武林片。我寫的不是武俠故事,是武林的故事。”王家衛(wèi)說,電影書《一代宗師》開頭有一句話“功夫就是時間”,這也是他對功夫的理解,“‘功夫’一詞的來源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花時間?!?/p>
馬家輝借著“時間”二字發(fā)揮開來,他調(diào)侃王家衛(wèi):“你拍一部戲總是花很長的時間,而且經(jīng)常是隱藏起來,我看你不是一代宗師,而是一代‘失蹤’。你對時間是不是有很強(qiáng)的焦慮感?”
“焦慮”的標(biāo)簽,遭到了王家衛(wèi)的反駁。王家衛(wèi)說:“這是我的工作特點(diǎn)。相比作家、音樂家、舞蹈家,拍電影最迷人的地方是一生可以經(jīng)歷不同的時代、人生,需要慢慢來。”說著,王家衛(wèi)引出張大春:“張大春正在寫的書叫《大唐李白》?!?/p>
張大春黑西裝里穿著一件黑T恤,上面寫著四個大字:大唐李白。張大春“自覺”地先從《一代宗師》談起:“《一代宗師》這部電影,我和王家衛(wèi)一共聊了五六年,聊的東西,有95%都不在電影里。在我看來,整部電影就講了一個詞:等待。很多東西,你用盡了功夫、時間,還是沒得到,這個時候你只有等待。”
張大春談起自己正在寫的新書《大唐李白》說,這本書會顛覆很多人對李白的一些認(rèn)識,比如李白一生在外游歷,并不是因?yàn)樗疾簧瞎γ袄畎赘赣H是個商人,這讓李白有了四處游歷的保證,第二,李白是商人之子,在當(dāng)時,是不能參加考試的,他不可能進(jìn)入仕途,成為文官。李白是大家知道很多、誤會很多的一個人?!睆埓蟠哼€說,李白寫的1000首詩歌里,有500首是贈給某某高官、某某高僧的,“他是第一個以詩當(dāng)禮物的人?!?/p>
“《大唐李白》像小說,像傳記,像野史,像考證,像詩論,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寫作形式?!睆埓蟠喝绱丝偨Y(jié)自己的新作。
話題最后再回到《一代宗師》身上。馬家輝問王家衛(wèi)《一代宗師》九個小時的版本,需要大家等待到什么時候?王家衛(wèi)的回答是:《一代宗師》他只拍兩個多小時,也就是大家看到的兩個多小時,“至于另外的七個小時需要大家自己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