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黨的十八大報告鄭重提出,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實際,在十六大、十七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新的要求: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 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報告提出了實現全面建成小康奮斗目標的新要求、新部署,既與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目標相銜接,又更加
目標更科學,內涵更豐富
30多年的發(fā)展,正是一個中國小康藍圖由遠及近的過程。曾經,“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是小康生活;曾經,“新三件”替代“老三件”是小康的明顯標志。而國家統(tǒng)計局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47.2萬億元,扣除價格因素,比2002年增長1.5倍;中國人均GDP由2002年的1135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5432美元。
“這10年,人民生活水平邁上一個大臺階,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也讓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有了堅實的基礎和堅定的信心?!?四川省巴中市委書記李剛代表說。
十八大報告把“建設”改為“建成”。代表們紛紛表示,一字之變,是我們黨對全國各族人民的鄭重承諾,體現了我們黨對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決心和信心。
“新目標內涵更加豐富?!崩顒偞碚f,翻閱前10年的兩次黨代會報告,可以發(fā)現,隨著經濟社會不斷進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在不斷發(fā)展,標準越來越嚴。此次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xiāng)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標。一個是經濟總量指標,一個是人民生活指標,這兩個指標的指導性、方向性更加鮮明,尤其是將人均收入翻一番指標寫入黨代會報告,分量更重,也更注重百姓生活幸福度。
代表們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包括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打造的是‘強盛中國’;也包括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設的是‘幸福中國’,目標更加科學,內涵更加豐富。”
“這傳遞出未來中國將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以更大力度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更加重視經濟發(fā)展的質量,更加注重百姓生活的改善?!苯鲹嶂菔形瘯淉徑ㄈA代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