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街角綠化帶一般都會種植各種苗木或者草類,但在山東濱州市區(qū)黃河四路渤海九路路口東北角,面積不小的一片綠化帶卻成了麥田。市區(qū)綠化帶咋成了一片麥地?濱州市園林處說,種麥子是應急綠化,市民可隨便采摘。
據悉,這片麥田寬約5米,從路口向東、北兩個方向延伸,總長度在100米左右,算起來面積接近一畝。郁郁蔥蔥的小麥長的高低不齊,隨著成熟期臨近,絕大部分麥稈已經長出了麥穗,由于缺乏管理,麥稈高低不一,但遠遠望去綠油油一大片,總體長勢很是喜人。
據周圍市民介紹,這片麥地最早出現(xiàn)于去年秋冬之交,起始沒人注意,感覺就是一般的綠化帶。但隨著天氣逐漸轉暖,“綠化帶”越長越高,直到開始長出麥穗,大家才注意到綠化帶里種的是麥子。
記者采訪得知,麥田原來是建筑工地,工地在去年秋冬之交時建好。由于已經錯過了綠化季節(jié),工地上又是光禿禿的一片,為了補綠,土地所有方濱城區(qū)彭李街道辦事處彭家居委會才在門頭房前的空地上撒上了麥種。
城市里的麥田引來過往市民的駐足觀看。有的認為突然能在市區(qū)里看到麥子,挺新鮮挺親切的;有的則認為這本身就不正常,綠化帶內根本不該出現(xiàn)小麥。彭家居委會黨支部彭書記證實說,當時這么做確實是為了應急,這片麥地當時還用掉了200斤小麥和兩車牛糞。
濱州市城管執(zhí)法局園林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現(xiàn)在等著市里的統(tǒng)一綠化規(guī)劃,這樣子肯定不是長久之計。至于麥子,市民可以自己去采摘。他表示,其實這也算一種新型綠化方式吧,而且這些麥子從沒打過農藥,純粹的無公害、純天然。
由于小麥生長條件寬泛,成本低,經常被用作應急綠化品種,但僅限于應急之用。這種情況不僅在濱州,其他城市也經常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