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1年高考錄取已經全部結束,省教育廳對外公布今年只有4所民辦高校沒有完成招生計劃,但??贫诙握骷驹笗r4萬多計劃空額的慘淡局面顯示,今年民辦高校日子不好過。高考錄取塵埃落定,民辦高校負責人的心情依然難以放松,他們從剛擔心能招到多少學生之后,如今又開始擔心已被錄取學生中有多少人能赴校報到。顯而易見,歷經10余年的發(fā)展至今,處在高考招生陣地最前沿的民辦高校最能真切地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招 意外 4萬個計劃“無人理” 高考錄取結束后,不少考生和家長發(fā)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高考錄取前省教育廳公布的招生計劃數與最終的錄取人數不符,并且足有4萬多個,這也直接導致了今年我省高考本??其浫÷蕪念A計的90%以上,變成了最終的87%。仔細分析錄取情況不難發(fā)現,錄取率低于預期的原因是??贫?萬多個招生計劃 “瞎”了。 根據省教育廳之前公布我省??普猩媱?,??埔慌猩媱潪?4849人、??贫猩媱潪?45057人,??瓶傉猩媱潪?89906人;而我省今年??频膶嶋H錄取人數為248138人,比計劃數少了41768人。由于我省在??其浫〗Y束后,將不再設補錄環(huán)節(jié),因此這4萬多招生計劃只能白白浪費。 對于4萬多計劃無人理睬的情況,省教育廳并不認同。省教育廳對外公布稱今年只有4所民辦高校沒有完成預定招生計劃,之所以會出現大量計劃空額,省教育廳表示,省招考院在公布??贫猩媱潟r,考慮到將來會有部分考生即使被??贫咝d浫∫膊粫叫蟮剑咝ν夤嫉恼猩媱澥窃谠加媱澔A上加上20%的比例,因此如果計算高校的原始招生計劃數,無人報考的計劃要遠低于4萬個。記者了解到,這是我省??贫浫〉某R?guī)做法。往年這個預留計劃一般在15%左右,今年之所以增加到20%,主要是考慮到生源減少因素?!耙虼耍阍谕稒n單上看到這所學校還有很多缺額,這些缺額可能就是預留計劃。如果按照實際招生計劃計算,這所學校已經完成了招生任務?!?/p> 不過由于今年省招考院并沒有對外公布??贫诙握骷驹傅耐稒n表,因此??贫咝5淖罱K錄取情況不得而知,但有業(yè)內人士表示,省招考院擔心投檔表中顯示各高校的缺額太多,太難看了,而沒有公布,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是今年高考錄取惟一一次沒有公布投檔表的批次,相同批次的投檔表在往年也均對外發(fā)布。 目標 報到才算錄取完成 高考錄取結束了,省內37所民辦高校中只有4所沒有錄滿,但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一些民辦高校的負責人心情并不輕松,原因是對于專科二批高校來說,學生錄取到學校后招生工作并沒有結束,學生真正到學校報到才是保證。 根據往年??贫鷮W校,特別是民辦高校的新生報到率并不高,大約會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被錄取考生不到學校報到,個別學校的報到率甚至只有百分之六七十,因此盡管從錄取數據上看,一些民辦高校完成了錄取計劃,而實際情況并不樂觀。 一名高職院校的招生負責人告訴記者,被錄取新生不到學校報到的原因大致有3個,首先很多考生是被調劑到高職院校的,被錄取并不是這些考生的意愿,因此他們大都不會到校報到;其次,有部分考生盡管被錄取了,但他們會選擇出國留學或者外出打工;另外,部分考生可能會選擇復讀,來年沖刺本科高校。據估計今年選擇復讀的考生比例會超過往年,“今年本科二批分數線只有480分,這對于考生來年沖刺本科高校是個好消息?!痹撜猩撠熑苏f。 據介紹,為提高新生報到率,不少高校、特別是民辦高校目前正在忙著逐一給錄取的新生打電話,以說服他們按時到校報到。 倒逼 促使提高辦學質量 面對民辦高職學校慘淡的招生情況,省教育廳早已經意識到了。早在2008年前后,省教育廳廳長齊濤就在一次會議上指出,我省生源數量將大幅下降,到2013年左右降到谷底,生源數量與招生計劃基本持平,部分辦學質量不高的學校將被淘汰。 今年我省??贫€劃定在文理科180分更顯示出了招生難的尷尬,高考總成績?yōu)?50分,180分只占到了總分的24%。一些高中老師坦言即使學生高中3年不上課,也能蒙到180分。省教育廳表示,今年??贫謹稻€劃定180分,一是表明我省高等教育資源特別是高職高專教育資源發(fā)展較快,加快了普及高等教育的進程;二是低分學生主要是接受高職高專教育,能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要求,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省教育廳高教處處長宋伯寧說:“辦學質量差,不注重師資隊伍和基本教學條件建設,管理跟不上,就業(yè)又不受社會認可的高校,長此以往肯定會出問題。實在招不起生的就要倒閉,這是不可避免的問題。” 省招考院副院長董良軍表示,目前的招生壓力對民辦高校來說并不只是壞事,“以前的民辦高校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四處招生了,現在應該拿出更多的精力用于提高學校辦學質量上,辦學質量不高、得不到考生和家長的認可,他們就招不到學生?!倍架娬J為,生源數量的減少會讓民辦高校形成一種 “倒逼”機制,逼著他們提高辦學質量,“如果民辦高校的辦學思路不變,那他們只能接受被淘汰的現實?!?/p> 挽救 民辦高校要靠市場 本世紀初是民辦高校蓬勃發(fā)展的時期,大批民辦高校的增加在促進高等教育大眾化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那么在分數線已經劃到了不能再低卻仍招不滿的情況下,民辦高校只有破產一條路嗎?記者采訪了多名國內知名的高等教育研究專家,他們對民辦高校的發(fā)展有著自己的見解。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先生認為,在生源危機襲來的時候,民辦高校不該因此而終結,也根本沒有完成使命,其使命也并非單單是從提升毛入學率上幫助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相反,隨著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民辦教育應該進一步擴大。他認為,一個良好的教育結構,不應該是金字塔結構——北大清華最好、其他學校遞減。培育多樣的高校環(huán)境,形成教育的多元選擇,才是國內教育結構發(fā)展的方向。應讓更多的社會資金進入高等教育領域,讓部分公辦學校私立化,一方面可以減輕政府的壓力,集中力量辦好基礎教育、公共教育;另一方面,財政上的相對獨立也會增加高等教育的活力。 獨立學者、學業(yè)規(guī)劃與升學決策研究專家張恒亮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挽救民校不能靠政府,而應建立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張恒亮認為,民辦高校缺少的并不是政府的扶持政策,而是自由公平的市場環(huán)境。這環(huán)境并不僅僅指高等教育市場,還包含了社會經濟的市場環(huán)境。只有當社會經濟對人才的考察和任用真正著眼于其素質和能力,而非學校背景等外在因素時,學生及家庭在選擇學校時才會真正理性起來,民辦高校也才真正具備了發(fā)展壯大的機會和環(huán)境。 短視 給發(fā)展埋下了隱患 山東省高等教育評估所的有關專家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民辦高校的招生危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信任危機,民辦高校前幾年的招生和管理混亂,讓很多考生和家長對民辦高校失去信心?!白非罄麧櫴瞧髽I(yè)的天性,但民營資本辦學不能一味地追求利潤?!痹搶<冶硎荆壳懊褶k高校辦學人的“短視”也使民辦高校在創(chuàng)立之初就埋下了隱患,相比之下,同樣是民營資本辦學的獨立學院,由于辦學之初有公辦高校參與管理,發(fā)展道路走得比較正,目前日子過得還算愜意。 該專家認為,從長遠發(fā)展來看,民辦高校不外乎以下幾條出路,模仿獨立學院的發(fā)展道路,邀請公辦高校加盟管理,通過公辦名校的名氣提升自己的辦學水平。據介紹,目前山東經濟學院的燕山學院正醞釀與??贫纳綎|省文化傳媒學院聯(lián)合。當然破產也必將是部分學校的出路,目前來看,我國并沒有合理的高校破產制度,因此破產勢必會有大批民校在校生受影響。熊丙奇表示,近幾年,澳大利亞和日本有一些高校破產,但學生的繼續(xù)求學問題并不突出,原因在于這些國家擁有一套較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比如學分互認,自由轉學。在國內,如果出現學校破產等情況,通常采用的還是行政手段,直接安排某所學校接盤,而不會考慮通過政府宏觀協(xié)調、學生自由選擇、學校自主接受的市場機制來解決。 青島一所高校的負責人表示,民辦高校的發(fā)展需要一定的規(guī)矩,需要教育部加強日常監(jiān)管,而不是等到民辦高校有生存危機了才想辦法,同時要制定科學的民辦高校退出機制,而不是一定非得等到民辦高校餓死,“有些學校辦學質量差,欺騙學生,哪怕招到一個學生,也是誤人子弟?!?記者 臧旭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