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截圖。(記者 張靈 翻拍)
本報訊(記者 黃海蕾)昨天,本市首部小學生性教育校本課程試點教材《成長的腳步》大綱公布,有關“我是從哪里來的”部分中,圖文并茂介紹性交概念的內容引發(fā)網(wǎng)友的熱議。
該書按低、中、高學段小學生特點設置內容,包括“我的身體”、“預防艾滋脖等。其中“我是從哪里來的”一課中,大膽加入了性交概念,引起網(wǎng)友的熱烈討論。原文寫道:“人類繁衍后代是靠男、女兩性共同完成的……為了讓淘氣的精子能盡快找到卵子,爸爸用陰莖插入媽媽的陰道里,用力把精子射入媽媽的陰道內……”
一些網(wǎng)友認為,圖文解釋男女性愛過程尺度過大,堪稱“黃色”“赤果果”。也有網(wǎng)友認為,國外早就開設中小學性教育課程,對性觀念的正確介紹和引導,是杜絕性危害的有效手段。
昨天,該書編纂人之一呂衛(wèi)紅老師稱,很多學生從低年級起就對自己是從哪里來的感到好奇,若不能從正當途徑解答,他們很可能會向黃色書籍、網(wǎng)站尋找答案,這會對孩子產生誤導。“文配圖的目的是解答孩子的疑問,更形象?!眳卫蠋煼Q,孩子的世界很單純,不能用成人的觀點看孩子的世界。在國外,性教育甚至從幼兒園開始,中國應該吸收經(jīng)驗,把性作為社會文明當中的一部分來告知孩子
17日,北京市首部小學生性教育校本課程試點教材《成長的腳步》大綱公布,有關“我是從哪里來的”部分中,圖文并茂介紹性交概念的內容引發(fā)網(wǎng)友的熱議。一些網(wǎng)友認為,圖文解釋男女性愛過程尺度過大,堪稱“黃色”“赤果果”。(8月18日《京華時報》)
在部分網(wǎng)友看來,北京市首部小學生性教育試點教材,可謂是用詞大膽,配圖露骨,簡直有點“赤果果”(赤裸裸),和涉黃讀物有的一比了??陀^而言,作為一部專門的小學生性教育教材,和以往教育部門編寫的諸如“青春期教育”“生理衛(wèi)生”等涉及性教育的教材和讀物相比,《成長的腳步》步子邁得確實比較大,猛然之間給人以不適應之感。
但是步子邁得大,不代表它就邁錯了,恰恰相反,在以往涉及性教育的各類教材和讀物中,往往存在遮遮掩掩,欲說還羞的弊端,很多中小學生看了以后不但沒有解疑答惑,反而更加糊涂,更加不明所以了?;浾Z里有個詞語叫“蒙查查”,表示不明白,犯迷糊,以筆者之見,小學生性教材的“赤果果”要遠遠好于“蒙查查”,畢竟“赤果果”可以讓人看明白,而“蒙查查”卻只能讓人如墜云霧,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意義。
其實一些網(wǎng)友的擔心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們覺得性教材用詞過于大膽,配圖過于露骨,描述過于生動具體,會對小學生起到一種“誨淫”的作用,教育不成,反成教唆。其實這種擔心有些多余,因為這已經(jīng)不是十幾年前,幾十年前了,尤其是隨著網(wǎng)絡的快速普及,上網(wǎng)變得越來越容易和方便,如果小學生在性生理和性心理上有什么困惑,通過正常渠道得不到解答,那么他們就會求助于網(wǎng)絡尋找答案??晌覀兌贾溃W(wǎng)絡從來就是魚龍混雜,泥沙俱下,上面的性圖片,性描寫,其露骨程度要遠遠大于教育部門編寫的性教材。如果孩子們一不小心進入那些黃色網(wǎng)站去“接受性教育”,更是危害多多。
另一方面,現(xiàn)在的影視劇和書籍,對性的表現(xiàn)和描寫同樣大膽露骨,孩子們早就見怪不怪了,如果我們編寫的性教育教材總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在被教育對象的眼里,反而成了一種“小兒科”。性教育教材的目的在于普及性知識,提倡性文明,解答性困惑,要達到這些目的,就應該把問題說清楚,說明白,說透徹,如果我們總用大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心理,必然會產生一種偏差。比如我們面對這套性教育教材這擔心,那憂慮,可是在孩子們眼里,這就是一種知識,一種常識,哪有那么多色啊,淫啊,“赤果果”啊?
8月17日,北京市首部小學生性教育校本課程試點教材《成長的腳步》大綱公布,有關“我是從哪里來的”部分中,圖文并茂介紹“性交”概念的內容引發(fā)網(wǎng)友的熱議,有家長認為書中的就是“黃色漫畫”,會適得其反使孩子早熟。(8月18日《廣州日報》)
近年來,由于青少年性犯罪率的居高不下,性教育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正因為缺乏國家統(tǒng)一制定的性教材,各地有關性教育的做法也一直成為爭議的焦點。據(jù)北京青少年性健康教育論壇最新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多數(shù)小學生性自我保護的知識匱乏,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隱私部位,性知識的匱乏直接導致的結果是性教育的空白,這也是我國教育的一大盲區(qū)。因此,通過制定性教材,全面普及性知識,既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也是當前教育改革殛須突破的一大“瓶頸”。
不可否認,北京市制定首部小學生性教材的初衷是好的,它建立在普及性教育的基礎上,填補了國內小學生性教材的空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示范性和推動性。然而,既然是校本教材,教材的制定者也應該進行全方位考慮,不僅要考慮是否適合小學生閱讀,也要考慮家長們的感同身受,以及有可能引發(fā)的輿論熱潮,畢竟教材的對象不是單一的,如果連家長們都普遍感到難以接受,輿論紛紛予以質疑和指責,這樣的教材無論如何也難以得到認同,其推廣施行的力度也就可想而知。
在此次性教材的爭議上,有關專家拿出了國外性教育的例子進行說明,誠然,學習國外先進的性教育做法無可厚非,但也需要考慮國情、民俗、文化、環(huán)境等因素,切不可一味地盲目照搬,而應該學學“拿來主義”,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最終制定出符合我國小學生閱讀的性教材。事實上,國外一些國家的性教育雖然從幼兒抓起,但由于性教育的泛濫,并不能收到理想的成效。據(jù)報道,英國2007年至2008年40%的性犯罪對象年齡在18歲以下,四分之一為10歲以下兒童,2009年69%從事色情行業(yè)的兒童年齡在10歲以下。美國一家著名媒體發(fā)起的調查顯示,在過去的20年當中,美國青少年實施的性侵犯事件增長了40%,主要對象是18歲以下實施強奸、性暴力和非暴力性侵犯的青少年。由此可見,國外的性教育也不過如此,性教育并非越早越好,也絕非“赤裸裸”就能達到教育的目的。
在這部《成長的腳步》中,圖文并茂地介紹了性知識,不僅有裸體漫畫,還有“赤裸裸”的描寫:“爸爸用陰莖插入媽媽的陰道里,用力把精子射入媽媽的陰道內……”這些對于成年人來說也未免有點“黃色”的語句,是否適合小學生閱讀顯然還是未知數(shù)。既然是性教材,自然不能簡單地與地攤上的“黃色小說”混為一談,既要保持教材的通俗易懂,也要講究教材的科學性、嚴肅性,才能讓性教材在讓公眾普遍能接受的范圍內,真正發(fā)揮出應有的教化功能。
北京市首部突破傳統(tǒng)尺度的小學生性教育校本課程試點教材率先出爐,今年9月將在朝陽區(qū)定福莊二小投入使用。與其它學校使用的性教育教材不同的是,這本教材涉及的內容突破了傳統(tǒng)教育的底線。比如“我是從哪里來的”一課中,就大膽加入了性交概念。(8月17日《北京日報》)
對少年兒童進行性教育在今天已是“國際慣例”。英國法律規(guī)定,必須對5歲的兒童開始進行強制性性教育。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英國所有公立中小學都將學生按不同年齡層次劃分為4個階段來進行不同內容的性教育。瑞典從1942年開始對7歲以上的少年兒童進行性教育,內容是在小學傳授妊娠與生育知識。上世紀70年代初,性教育進入了芬蘭中小學的教學大綱,連幼兒園也有正式的性教育圖書。芬蘭有本性教育書—《我們的身體》,家長可以像講《一千零一夜》那樣每天講一節(jié),性教育就自然而然地開始了。
相對保守的東方世界如今也在不斷加強對少年兒童的性教育。2004年,新加坡就制訂了一個系統(tǒng)的性教育方案,并設計了一套多媒體性教育教材,分別適用于小學高年級、中學高年級和中學以上的學生。而日本文部科學省出版的小學第一冊《衛(wèi)生》教科書封面就有女性和男性的身體和性器官圖,小學每年有一到兩小時的特別講座,內容是男女之間身體的區(qū)別、月經(jīng)和懷孕的原理等。
雖然從教育理論的角度,性教育應從何時開始,目前還未有定論,但英國兒童教育專家蘇·浦朗特主張將性教育提到學齡前,最晚不遲于5歲。浦朗特的解釋是:學齡前的孩子性意識雖很朦朧,但是隨著他們自我意識的日趨強烈,對兩性之間的微妙區(qū)別可能興趣倍增而津津樂道。此時開始對他們進行性教育的啟蒙,不僅必要,而且可行。
眼下,我國開展的性教育工作相對滯后保守,面對現(xiàn)代社會豐富的資訊和少年兒童天然的好奇心,已顯得力不從心。研究表明,當代學生身體發(fā)育的時間比10年前提前了近兩年,但他們在性心理成熟和性知識的掌握上卻沒有同步發(fā)展。調查顯示,有八成以上的家長未對孩子進行分性別性教育,家長對于孩子性方面的好奇與疑問往往是“避而不談”、“諱莫如深”。而在網(wǎng)絡、電視、電影日益發(fā)達的今天,少年兒童接觸有關性內容的畫面、圖片、信息的機會與頻率大大增加,如果沒有及時正確的教育,孩子難免產生好奇與獵奇心理。有的孩子甚至會在視覺、生理的強烈沖擊和刺激下,在負面示范的引導下,做出不當?shù)男袨椤?/p>
正如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說:“學校是鄭重討論性的問題的地方,是使男孩子明白衛(wèi)生、節(jié)欲等問題的地方,也是使年紀比較大的孩子明白性病危臉的地方。”眼下,北京率先開展小學生性教育的試點,其中的內容雖然突破了傳統(tǒng)的尺度,看似有些“大膽”、“前衛(wèi)”,但相對于目前的現(xiàn)實情況,卻并不顯得超前與過分,是全社會應該關注與支持的有益探索。(尹于世)
北京市首部突破傳統(tǒng)尺度的小學生性教育校本課程試點教材率先出爐,今年9月將在朝陽區(qū)定福莊二小投入使用。與其它學校使用的性教育教材不同的是,這本名為《成長的腳步》的教材涉及的內容突破了傳統(tǒng)教育的底線。比如“我是從哪里來的”一課中,就大膽加入了性交概念。(2011年8月17日《北京日報》)
在我國,性教育相對欠缺。面對此情況,北京率先出爐了名為《成長的腳步》的小學生性教育教材。但此書卻“突破傳統(tǒng)尺度”,“突破了傳統(tǒng)教育的底線”,書中寫道:“人類繁衍后代是靠男、女兩性共同完成的……爸爸陰囊里的睪丸可以產生精子,他們的樣子像個小蝌蚪,活動能力特別強,像游泳健將,他們都想找到卵子做新娘,形成一個新生命……為了讓淘氣的精子能盡快找到卵子,爸爸用陰莖插入媽媽的陰道里,用力把精子射入媽媽的陰道內……”每一頁教材都有與文字匹配的插圖。
如此平鋪直敘的語言描述,配上形象生動的插圖,這對我國當前的小學生性教育情況來說,無疑是一劑“猛藥”。然而筆者認為,請莫對小學生的性教育下如此“赤果果”的猛藥。
當前,我國小學生的性教育確實相對缺乏。一方面,學校、老師、家長均對“性”諱莫如深,面對孩子關于“我從哪里來”的問題,要么欺騙、要么逃避、要么蒙混過關;另一方面,我國缺少適合小學生年齡層次的性教育教材,性教育多被安排在初中、高中的生理衛(wèi)生課程中,而且十分淺顯。
然而,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我國各年齡層的性教育工作。2008年,教育部下發(fā)《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學校通過學科教學和班會、團會、校會、升旗儀式、專題講座、墻報、板報等多種宣傳教育形式開展包括性教育在內的“健康教育”。
隨著很多70后、80后的一代人成為父母,對兒童的性教育也日趨重視,以前諸如小孩是“撿來的”、“從天上掉下來的”等回答,已從新一代父母的口中絕跡。更多的父母選擇通過一些性教育書籍、童話等內容,對自己的小孩進行性啟蒙。
可以說,性教育逐漸得到了教育部門和家長們的重視,情況并未“病入膏肓”, 無需用此“赤果果”的猛藥“醫(yī)治”。
其實,對于小學生的性教育,完全可以啟蒙為主,語言表述上可含蓄些。如芬蘭出版的性教材《我的身體》這樣寫道:“兩只蝴蝶趴在一起是為了生小寶寶。有一天,你媽媽對我說,咱們也要個小寶寶吧。于是爸爸的精子就鉆到了媽媽的卵細胞中,就有了你!那時的你只有針尖那么大,之后,你在媽媽的肚子里一天天長大,最后鉆了出來,我們就有了一個寶寶?!比绱吮硎?,適度的多。教育專家也說,性教育應該從小孩出生開始,伴隨著青春期成長,直到小孩長大成人。
因此,性教育一個長期的教育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是一部教材能解決的。
“學校的生理衛(wèi)生課上,盡是一些性病、艾滋病等圖片,好恐怖!”采訪中,一位初中女學生如是形容她對唯一一次性教育課的觀后感。學校一直向孩子傳遞一個信息:性是可怕的,不要亂碰!
“學校、家長的性教育其實是‘守貞教育’,當孩子有一定認知之后,這種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往往是事與愿違。”作為多年的青少年青春期健康教育的研究者,廣州青年文化宮青年中心主任王嘉對現(xiàn)時的性教育方式很不滿。
她認為,“性教育”應從三個層面上解析:男女的性別屬性;男女不同的社會角色以及性行為。“其中,社會角色及性行為的指引是目前性教育當中最缺少的,但這卻是最重要的一部分?!?/p>
然而,作為青少年唯一的青春健康教育基地,廣州市青年文化宮青年中心面向中小學免費開展的性教育課程卻一直遭遇“閉門羹”?!澳壳爸挥幸凰褶k中學愿意接納我們,公立學校則覺得我們的話題太敏感而大門緊閉。”
對于學校性教育的師資,王嘉同樣憂心忡忡:大部分學校一般由校醫(yī)、班主任甚至體育老師兼授健康教育課程,“教師專業(yè)性不夠,會使學生難接受?!?/p>
鏈接
國外:性教育從娃娃抓起
美國:從小學一年級起就開始傳授生育、兩性差異、個人衛(wèi)生、性道德等知識。最近10年里,有1/3的學校增加了禁欲的教育,提倡將性行為推遲到婚后,并會告訴學生實行安全性行為的做法?,F(xiàn)在已在全美14個城市32所公立學校中建立性咨詢室。在咨詢室里,主持回答咨詢的也是孩子。其內容對教師和父母都保密。
英國:通過立法規(guī)定必須對五歲的兒童開始進行強制性性教育。所有公立中小學根據(jù)“國家必修課程”的具體規(guī)定,按不同年齡層劃分為四個階段進行不同內容的教授。
國內:青少年“門”事頻發(fā)
年年都有“門”,去年特別多。很多“門”都是和中小學生有關,而且一個比一個刺眼。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些事件?
“摸奶門”:2009年6月底,網(wǎng)絡上熱傳著一段視頻:課堂上,浙江慈溪某職高一群學生圍著一女生,集體摸其胸部。
“脫褲門”:2009年7月3日,中午午休時間,北京某中學幾名男生在教室內脫下了一名女生的衣褲,視頻畫面中可以看到兩名男生一邊說話一邊隔著衣服摸女生胸部。警方隨后介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