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出口蔬菜:檢測從土壤開始 內銷蔬菜:最嚴不過“三關” 這是一份產自即墨市移風店鎮(zhèn)的蕓豆,在經歷了從產地水土到加工包裝,從大小規(guī)格到農殘化肥的全程檢測之后,最終登上了遠赴日本的外貿貨輪。 同樣是一份產自即墨市移風店鎮(zhèn)的蕓豆,當它成為內銷蔬菜的時候,道路就遠沒有它的兄弟那樣“曲折”,有的甚至沒有經過任何檢測便已上市銷售。 蔬菜檢測,內外有別,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在記者的連日采 蔬菜公司 土壤水樣都要抽樣檢測 梁家勝的蔬果外貿公司并不大,在即墨市鰲山衛(wèi)鎮(zhèn),這樣規(guī)模的蔬菜公司有十來家,經營模式也大同小異,根據國外客戶的訂單要求,從農戶手中收購農產品,同時承擔著加工、倉儲、包裝、物流的配套服務。就是這么一家員工不足20人的小公司,卻給記者帶來了不少的驚訝。 最初的驚訝來自于加工車間,進門的墻上是一排潔白的工作服,旁邊是一排洗手池。每一個進入車間的工作人員都要穿戴工作服。而最大的驚訝,則是這么小的一家公司,居然還配有專門的檢測實驗室,雖然實驗室很小,內部設備看上去也沒有“高精尖”的感覺,但從試管和儀器的狀態(tài)可以看出,這些并非是擺設?!皼]有辦法,干蔬菜外貿的公司必須有這些配套設施,否則國外客戶就不跟我們簽約?!绷杭覄俑嬖V記者,他的合作客戶是一家名為加藤實業(yè)的日本蔬菜公司,在簽訂蔬菜購銷合同時,就要求由質監(jiān)專員全程檢測,起初是一名質監(jiān)專員,現在已經增加到了兩名。 整個監(jiān)測過程,從蔬菜種植就開始了。“開春下種的時候,我會帶著質監(jiān)員到簽約的農戶家,檢測土壤和水樣。”梁經理說,這只是整個蔬菜檢測流程的第一步,接下來幾乎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接受嚴格的檢測,進廠時要接受抽樣檢測,加工包裝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由質監(jiān)員監(jiān)督檢測,檢測的范圍不光是產品本身的質量,還包括生產工藝是否達標,包裝材料是否安全衛(wèi)生,甚至加工廠內的員工都要定期接受身體檢查?!爸灰遣诉€在我的廠子里,不管是哪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現問題,對方就有理由拒收這批菜。”梁經理告訴記者,公司里的那間小實驗室,就是根據客戶要求建設的,單這間實驗室就花了他5萬多元。 質監(jiān)專員 光有害物就要檢12項 因為已經到了出貨環(huán)節(jié),記者沒有在梁經理的廠里看到質監(jiān)員,通過他的介紹,記者電話采訪了日本加藤實業(yè)的駐青質監(jiān)員方鎮(zhèn),他跟另一名同事專門負責公司在即墨地區(qū)的蔬菜檢測工作。 “其實蔬菜出口的檢測也不是一直這么嚴格的,以前還是比較寬松的。”今年54歲的方鎮(zhèn)告訴記者,在2005年之前,他們主要的任務還是監(jiān)督國內公司農產品的規(guī)格是否符合協議。但是從2005年之后,特別是2008年以來,公司給他下達的檢測任務明顯增加?!安还馐且髾z測裝柜的農產品,而且整個生產流程都要實行環(huán)節(jié)監(jiān)控?!睂τ谶@種變化,方鎮(zhèn)表示,一方面是這幾年國內農產品接連暴露出了很多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另一方面,則是日韓等國家都提高了對于中國外貿農產品的商業(yè)壁壘,如果不提高自檢標準,很難過日本海關檢測這一關。 而在檢測內容上,方鎮(zhèn)表示,主要是農藥殘留檢測,同時對于使用的化肥成分也要做檢查。拿蕓豆來說,首先要到種植區(qū)檢測當地的土壤水樣,是否符合標準;然后還要監(jiān)督合作方是否按照規(guī)定流程加工收上來的蕓豆;同時在每個環(huán)節(jié)抽樣檢測,光有害物含量檢測就要做12項,“有的農產品還要做遺傳基因檢測,比如說玉米等?!狈芥?zhèn)說,從檢測方式來說,一般檢測都是由他們抽樣檢查,有的則要發(fā)樣本到國外或國內專業(yè)機構檢測。 超市 為降低成本自行檢測 而在外銷蔬菜接受重重檢測的同時,內銷蔬菜的上市之路卻略顯“平坦”。 蔣云(化名)是李滄區(qū)一家大型超市的生鮮部采購經理。前天一大早,記者跟隨著蔣云的采購車來到了城陽蔬菜批發(fā)市場?!拔覀円话愣加泄潭ǖ倪M貨渠道,建立較為穩(wěn)定的供銷關系有利于保證蔬菜質量?!笔Y云帶著記者來到市場內的一家蔬菜批發(fā)點,詢問了蕓豆的價格之后,最終還是沒有選擇進貨?!安恍?,價格太貴了,要6.8元一斤,這個價到超市賣不動?!笔Y云又轉了幾家之后,最后還是沒有找到滿意的價位。接著,蔣云又給幾家農業(yè)合作社打了幾個電話,最終敲定了平度一家農產品公司,以每斤6.4元的價格,進了1500斤蕓豆,“蕓豆這幾天價格太高了,只能少進點,充實一下種類?!痹谡麄€進貨過程中,記者沒有聽到蔣云詢問過一句,關于蔬菜檢測方面的問題。 “蔬菜檢測?我們一般超市在上架前會自檢一遍的?!笔Y云告訴記者,現在超市的上架蔬菜,一般都要經過三級檢測。如果是從批發(fā)市場進貨,市場的檢測中心首先會對當日的蔬菜進行抽樣檢測,這是蔬菜上市的第一關。但蔣云同時表示,受成本限制,現在很多超市生鮮部都實現自測,直接從農村合作社進菜,施行“農超對接”降低成本,這樣的話,檢測的第一關就落在了超市身上,“我們一般是進貨的時候檢測一遍,然后上架之前再檢測一遍?!背酥?,蔣云表示,超市蔬菜還要接受政府主管部門的檢測。 自發(fā)農貿市場 從田間直接拉到菜市場 而在島城百余家大大小小的農貿市場上,上市蔬菜的檢測體系更是簡單,有的甚至未接受任何檢測便上市銷售。在鞍山路農貿市場的北端,停著一輛輛滿載各類農產品的中小型卡車,土豆、西紅柿、大頭菜等應有盡有,價格也比離此不遠的兩家大型超市便宜不少。 “什么蔬菜檢測?沒聽說過?!币幻N售萵苣的菜販告訴記者,他是從壽光來青賣菜的,靠的就是薄利多銷,從田間地頭直接拉到菜市場,已經成為了不少菜販的行業(yè)習慣,大家都是這樣做的,從沒考慮過蔬菜檢測的問題。記者了解到,這個超市本身就是一個自發(fā)式的蔬菜市場,雖然素以價格低廉著稱,但很多蔬菜都沒有接受過菜籃子檢測。附近的居民對此也是心照不宣,家住南山新村的王大爺說,他們家的蔬菜基本都是在這個市場購買,價格低廉是吸引他的主要原因,對于是否接受過蔬菜檢測,王大爺表示并不是非常在意,“回家多泡一會,多洗幾遍,就沒什么事了?!?/p> 據記者了解,我市蔬菜檢測網絡已經建立十多年,目前實行檢測中心、批發(fā)市場檢測室和農貿市場監(jiān)測點的三級網絡檢測體系,重點監(jiān)督島城各正規(guī)農貿市場,以及三大蔬菜批發(fā)市場的蔬菜安全。但不少自發(fā)農貿市場和部分早市上,還存在一些檢測空白。而一些不走批發(fā)流程,拉菜進城直銷的菜販,也不在該檢測體系之內。 新聞幕后 檢測有成本市民難承受 嚴格的檢測體系,帶來的則是蔬菜上市成本的增加。一斤蕓豆,現在青島地區(qū)的市場收購價格在8元錢左右,可發(fā)往日本就要12元左右。 雖然超市的檢測體系比不上外貿公司嚴格,但增加的成本也讓超市有些吃不消?!艾F在超市里的生鮮沒幾個賺錢的,基本就是為超市招攬人氣的?!笔Y云告訴記者,市區(qū)農貿市場的蕓豆最低售價是7.5元一斤,超市的售價必須接近甚至低于這個價格,才能招攬顧客?!俺杀咎?!”在記者的采訪過程中,面對著蔬菜檢測機制“內外有別”的現實,很多人都認為,檢測成本是國內檢測機制難以向國際靠攏的原因。據粗略測算,如果實行全流程跟蹤檢測,每斤價格在5元以下的蔬菜,上市成本最少增加一倍,“現在國內消費者還不具備這個消費心理,讓他們花錢買看不到的檢測服務,還是存在較大難度的?!笔Y云說,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明知超市和正規(guī)市場的蔬菜安全衛(wèi)生,但還是會選擇價格低廉的早市和自發(fā)市場的原因。 對此,曾到日本考察的方鎮(zhèn)表示,與國內以政府檢測為主的體系不同,國外的蔬菜檢測是以商家為主體,而政府主要承擔追責職能,“任何蔬菜都要有正規(guī)的銷售渠道,一旦出現質量問題,政府部門直接追究銷售公司的責任?!?/p> 新聞鏈接 商家嘗試自檢 將檢測成本分化,讓商家成為蔬菜檢測的主體,在這一點上,我市已經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嘗試。在日前召開的我市今春 “農超對接”洽談會上,市商務局蔬副辦副主任張青就表示,我市未來的農超對接工作,不但要增加參與的企業(yè)和農業(yè)合作社數量,還將在物流配送、質量檢測等方面,提高合作水平。目前,利群、維客和海泰集團都已在郊區(qū)建立自己的檢測中心,負責本超市的蔬菜檢測。(記者 官華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