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下午,日本福島縣南相馬市原町附近,警察在此設立哨卡禁止閑人進入,該哨卡位于福島第一核電站半徑20公里警戒圈處。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中新社東京電 日本環(huán)境省30日稱,3.11大地震后的廢墟清理工作預計將耗時3年,目前面臨缺乏安置土地的困難。而此時,茨城縣近海超過200米的深海中首次檢測到放射性物質,表明福島核事故污染仍在擴散。國際原子能機構和日本政府相繼宣布,將徹查福島核事故原因。
日本環(huán)境省30日稱,大地震造成巖手、宮城和福島三縣大量房屋倒塌,廢墟合計約2409萬噸,達到阪神大地震的1.7倍。而這一數據尚未包括船舶和汽車等,實際量將更為龐大。環(huán)境省預計,清理工作預計將耗時3年。
環(huán)境省指出,目前廢墟的臨時安置場所嚴重不足。以巖手縣為例,經計算發(fā)現,若堆積5米高廢墟,則需300萬平方米土地,但如今可確保的用地僅為120萬平方米。同時,廢墟臨時安置場所還需靠近可通行大型車輛的道路,并保證重型機械的操作空間,符合以上條件的土地并不多。福島縣也面臨同樣困境。
環(huán)境省建議,為避免廢墟清理工作滯后,可以考慮向鄰近各縣請求提供土地。
日本政府29日首次宣布,從茨城縣近海超過200米深處海水中檢測出微量放射性物質碘和銫,表明福島核事故污染仍在擴散。
據文部科學省發(fā)布的消息,4月25日,工作人員從距茨城縣和千葉縣20公里之40公里不等的5個地點分別采集了表層、中層和深層海水樣本,采集深度為10到582米。3個地點的海水樣本中都檢測到了放射性物質碘和銫,不過都小于法定限度。
東京電力公司也承認,排放的放射性污水已擴散至近海。東電于26日在取水口附近采集的海水樣本中測得碘活度超標2.2倍,3公里海域內超標1.4倍,15公里海域內為0.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