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人民的利益為皈依——共和國的法律,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立法為民,始終是人民權益的忠實守護者 ?。玻埃保蹦辏苍拢玻等铡H嗣翊髸?。共和國最新的一部法律——車船稅法經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 這部法律雖然只有薄薄4頁、全文不到2000字,但與初審的方案相比,能每年為9000萬車主減少車船稅負30億元—— 車船稅立法焦點問題,是如何確定乘用車稅額方案。提請初審的草案只降低了1.0以下排量的稅額,多數車主負擔增加。審議中,許多常委會組成人員建議適當降低稅負;隨后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時,公眾也紛紛提出“減負”的重大訴求。 各方面的意見特別是社會公眾的呼聲,引起了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高度重視。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有關方面經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研究,最終測算提出更加符合公眾期待的新方案,使排量2.0升以下、占乘用車87%的車主的名義稅負沒有增加。 這一頗具戲劇性的立法故事,深刻地揭示了這樣一個真諦—— 堅持以人為本、立法為民的共和國法律,必然以人民利益為最終皈依,必然是人民權益最忠實的守護者…… 1954年,新中國第一部憲法這樣莊嚴宣告: “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担磻椃ㄓ脤U聦竦幕緳嗬土x務作出了詳細規(guī)定。古老的東方大地上,人民第一次擁有了國家根本大法的守護。 洞穿歲月煙云,1982年憲法實現了與54憲法的直接“精神對接”,使我國擁有一部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憲法。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原主任委員楊景宇饒有興趣地介紹了這兩部憲法的傳承與變化:與54憲法相比,82憲法在結構上作了一個重大調整,把“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這章提到了“國家機構”之前,作為第二章,緊挨著第一章“總綱”。 “憲法結構的這一調整,絕對不是簡單的技術問題,而是具有深刻含義?!睏罹坝钫f,“這樣可以更好地體現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鄧小平同志曾經就此明確表示:還是要把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擺到國家機構的前面。” 從保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到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的合法權益和利益;從明確公民的合法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到宣布建立健全同經濟發(fā)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1982年憲法的四次修正,都堅持與時俱進、修憲為民的理念,著力保障人民的各項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