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aⅴ精品91,在线观看aⅴ免费,中文字幕的a级一片,国产免费A∨片在线观看不卡

<sup id="cvnef"><thead id="cvnef"></thead></sup>
    <output id="cvnef"></output>
    <sup id="cvnef"><thead id="cvnef"><input id="cvnef"></input></thead></sup>

  1. <s id="cvnef"><dfn id="cvnef"><kbd id="cvnef"></kbd></dfn></s>
    <strike id="cvnef"></strike>

  2.     更多網(wǎng)上媒體 新聞中心> 專題> 時政類 > 正文

    農(nóng)民代表眼中的農(nóng)田水利建設之策

    1
    青島新聞網(wǎng) 2011-02-15 14:33:52 大眾網(wǎng)--大眾日報      新聞報料

    一位農(nóng)民代表眼中的農(nóng)田水利建設之策

    ??? 自從去年下半年以來,特大干旱降臨我省。嚴重的旱情牽動著前來參加兩會代表們的心。
      2月11日下午,記者敲開了省人大代表、郯城縣紅花鄉(xiāng)黃溝崖村黨支部書記問友章的房間。談起眼下的旱情,這位60歲的農(nóng)民代表感慨萬千:“毛主席說過,水利是農(nóng)業(yè)的命脈!這句話實在太正確了。”
      黃溝崖村現(xiàn)有人口800人,可耕地1500畝。來濟南參加省兩會前,問友章再次來到村頭的麥地里查看起來。哪塊是黃溝崖村的地,哪片是外村的地,從麥田邊上走過一看就知道?!皠e村的麥子都快枯黃了,我們村的麥地里還是一片綠油油的,幾乎看不出受過大旱的影響。因為我們村里已經(jīng)澆過三遍水了,其它村里最多澆過一遍。”
      問友章驕傲地告訴記者,全村1500畝可耕地,1400多畝能夠澆上水。這一切得益于該村上個世紀90年代初修建的機井和水渠。其實,黃溝崖村人曾經(jīng)也吃過旱澇異常天氣帶來的苦頭。1982年,村里開始土地承包到戶,村集體留下了兩眼機井,由于無人看管,這僅有的兩眼機井也被人用石頭堵死。從那以后,一旦遇到旱澇災害,只能靠天吃飯。這樣的狀況一直延續(xù)了整整10年,群眾吃盡了缺乏水利基礎設施的苦頭,于是,大伙紛紛要求村集體重新修建水利基礎設施。
      1993年,黃溝崖村決定興修水利,先從打機井開始。當時村集體沒有一點積蓄,村民個人家庭也不富裕。盡管如此,問友章說,“大伙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干勁十足。當時5戶為一個小組,輪流負責打井隊的吃飯和工錢?!焙芸?按照每30畝地一眼機井的標準,53眼機井順利打完,后來又逐步配套了灌溉溝渠,建起了變電站,一套完整的農(nóng)田水利設施在黃溝崖村建成。
      這套完善的水利基礎設施讓黃溝崖村人受益匪淺。去年,該村的水稻和小麥平均畝產(chǎn)均超過600公斤?,F(xiàn)在村里有一支22人組成的機井看護隊,每人照看兩到三眼機井,同時負責機井附近土地的灌溉??醋o隊員的費用以及灌溉的電費、維護費等全部由村集體承擔,村民個人不用掏一分錢。
      回顧村里水利設施建設的歷程,已擔任28年村支部書記的問友章認為,現(xiàn)在土地雖然承包到戶了,但還有很多事情是單個農(nóng)戶無法完成的,農(nóng)田水利基礎設施必須由政府或者集體投入才能建立起來?!霸撜l管的,一定要管起來。農(nóng)田水利基礎設施單個農(nóng)戶管不了,集體就要管,集體管不了的,政府就要管起來。今年兩會期間,我打算用我們村的例子,讓更多的人了解加強農(nóng)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

    相關鏈接

    上一篇:代表委員獻計“找水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