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地30米人為造“地震” “好了,鉆到基巖層了。”11時,勘探人員指著取回的巖芯說。李玉森立即從車內取出兩個工具箱,準備進行現場監(jiān)測?!斑@是波速測井儀,可人為造‘地震’?!崩钣裆f。記者看見,波速測井儀有長達百米的軟管,軟管一端和地面儀器相連,另一端配有自動感應和震動裝置。工作人員將軟管投入井底,按儀器上的紅色按鈕,“看,震動開始向地底傳播,會遇到土壤和巖層阻 地鐵鉆探兵測地震要鉆四百個勘探孔 今年50歲的尹自學在地震鉆孔工作前,曾為島城地鐵建設探路。 “這個比地鐵勘探還要細致得多?!币詫W說,地鐵勘探主要了解地鐵站地下的地質結構和出水量,工作地點大都在市區(qū),地震勘探的地點則在野外。負責勘測的市工程地震研究所副所長楊健介紹,為確保數據詳實可靠,他們以一公里為單位劃分成小網格,在每個網格都設立一個鉆孔點。 “初步預計有460余個鉆孔點,可以確保涵蓋環(huán)灣區(qū)域六大功能區(qū)?!睏罱「嬖V記者,預計明年6月出結果。今后,在膠州灣城市建設規(guī)劃和土地利用規(guī)劃中,我市將按照本次探測研究成果,使新建重要建筑避開地質構造條件薄弱的區(qū)域及斷裂帶。 記者 徐美中 攝影 臧磊 探清全市地底斷層 中國地震局在全國選擇了21個城市開展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上半年我市探測情況全部完成。探明活動斷層及地震危險性,可為城市規(guī)劃、重要工程設施選址、抗震設防等提供重要依據,“一般醫(yī)院、學校和大型商場等,都不會讓建在活動斷層帶上。 ” 地震小區(qū)劃:預測工程場地在周圍潛在震源影響下可能出現的地震地質效應,并對場地地震動效應和場地破壞效應進行系統(tǒng)的劃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