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報酬占GDP比重
電力等國企員工數和收入占全國比
????國際上通常認為,基尼系數超過0.4,該國可能發(fā)生動亂,而中國基尼系數超過0.5,該咋辦新華社專家:大幅提高職工收入提高“個稅”起征點,取消低收入者的納稅 讓暴富者為社會平安提供補償
????世界銀行報告顯示,美國是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財富,而中國則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國41.4%的財富。中國的財富集中度甚至遠遠超過了美國,成為全球兩極分化最嚴重的國家。
????從1997年到2007年,中國勞動者報酬占GDP的比重從53.4%下降到39.74%;企業(yè)盈余占GDP比重從21.23%上升到31.29%,而在發(fā)達國家,勞動者報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新聞詞典·基尼系數
????其經濟含義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進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總收入的百分比?;嵯禂底畲鬄椤?”,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絕對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個單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則表示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絕對平均,即人與人之間收入完全平等,沒有任何差異。但這兩種情況只是在理論上的絕對化形式,在實際生活中一般不會出現(xiàn)。因此,基尼系數的實際數值只能介于0~1。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持續(xù)快速增長,到2008年,按匯率計算的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已躍居世界第三位。但是,由于長期積累形成的收入分配四大失衡,導致我國消費開支對GDP的貢獻率一直呈下降趨勢,而內需和消費不振又直接造成我國過分依賴外部市場,降低了我國的經濟安全性和長遠發(fā)展的潛力,甚至已經影響社會穩(wěn)定。
????叢亞平 李長久
????我國收入分配失衡的四大表現(xiàn)
????政府積累財富的比重越來越大而個人收入占比越來越小
????在中國,“政府存款”項目下的資金額從1999年的1785億元一路上升到2008年的16963.84億元,猛增了9.5倍!
????按發(fā)達國家的理念,政府如果花不了那么多錢就不該收那么多稅,百姓把錢交給政府是為了讓政府把錢花到為百姓服務上。然而我國各級政府竟然存下了大筆存款,成了食利者;同時地方政府還通過扮演“賣地商”的角色,聚集了大量賣地款,而且還屬于缺乏監(jiān)管的賬外資金。央行公布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政府存款”項目下的資金額從1999年的1785億元一路上升到2008年的16963.84億元,猛增了9.5倍!20年來在勞動報酬和居民儲蓄所占份額越來越萎縮的同時,政府儲蓄率卻在節(jié)節(jié)攀升,政府預算內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從10.95%升至20.57%,若加上預算外收入、政府土地出讓收入以及中央和地方國企每年的未分配利潤,政府的大預算收入幾乎占到了國民收入的30%。
????因此,表面看起來中國的儲蓄率很高,但其中真正屬于百姓的儲蓄占比并不高,據中國人民銀行統(tǒng)計,2007年我國企業(yè)儲蓄占國民收入的比重從10年前的12%上升到23%,而家庭儲蓄所占比重卻一直徘徊在20%左右。醫(yī)療及社會保障不到位,百姓的大量儲蓄也不敢輕易花掉,從而導致居民消費能力受到嚴重抑制。
????財富越來越向少數人集中而工農大眾收入偏低
????從中國與發(fā)達國家小時工資水平比較看,中國大約是0.2美元,歐美國家上是25~30美元。
????從中國與發(fā)達國家小時工資水平比較看,中國大約是0.2美元,歐美國家是25~30美元。全國總工會2010年4月發(fā)布的一個調研顯示,我國的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勞動者報酬占GDP的比重不斷下降,而資本所有者和政府占比卻大幅提高。從1997年到2007年,勞動者報酬占GDP的比重從53.4%下降到39.74%;企業(yè)盈余占GDP比重從21.23%上升到31.29%,而在發(fā)達國家,勞動者報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據國家統(tǒng)計局統(tǒng)計,職工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yè)中,證券業(yè)平均17.21萬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6倍,其他金融業(yè)人均8.767萬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1倍,航空業(yè)人均7.58萬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6倍。而電力、電信、石油、金融、保險、水電氣供應、煙草等國有行業(yè)的職工不足全國職工總數的8%,但工資和工資外收入總額卻相當于全國職工工資總額的55%。
????世界銀行報告顯示,美國是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財富,而中國則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國41.4%的財富。
????城鄉(xiāng)收入差距不斷拉大而農民消費嚴重不足
????由于大多數農民收入低,加上缺少社會保障和醫(yī)療保險,消費能力被極度壓抑。
????我國城鄉(xiāng)人均收入差距之比已從改革開放初期的1 .8∶1擴大到2007年的3.33∶1。
????在農村,不僅社保、醫(yī)保普及面小、福利低,而且長期在城市從事建設和服務業(yè)的農民工也是同工而得不到同等的社保和醫(yī)保。截至2009年第二季度末,全國農村外出務工者達1.51億人,其中參加養(yǎng)老保險者占15.88%,參加醫(yī)療保險者占27.5%,參加失業(yè)保險者占10.1%,參加工傷保險者也僅占33.5%。按三人之家計算,1.5億農民工涉及4.5億人的負擔。由于大多數農民收入低,加上缺少社會保障和醫(yī)療保險,消費能力被極度壓抑。
中美兩國富人控制社會財富比例
中國政府確定的貧困線和世行推薦的貧困線比較(人均每日收入)制圖/方毅夫
????權力資本的暴利在擴大,而中小企業(yè)普通民眾的盈利空間被擠壓
????前些年的國有企業(yè)賤賣使許多有權者獲得了暴利,而大多數工人失業(yè)或收入下降。
????由于我國政治體制改革滯后,對權力沒有形成有效約束,腐敗官員的比例逐年擴大,動則貪污受賄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的官員呈增長之勢。不少官員或通過審批項目和提拔官員大舉斂財,或在各類企業(yè)中擁有干股分紅,讓擁有官股保護的企業(yè)獲得暴利的同時,卻使通過正常渠道辦事的普通守法企業(yè)步步艱難,使社會的整體運行效率大大降低。
????前些年的國有企業(yè)賤賣使許多有權者獲得了暴利,而大多數工人失業(yè)或收入下降。近幾年的土地買賣,也在不斷上演少數人暴富而大多數農民被嚴重剝奪的過程。許多農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時失去今后的生活來源。
????此外,股市也成了最大的擴大貧富差距的工具。通過不公平的發(fā)行制度,公眾投資者比大小非等機構的持股成本高出十幾倍,超高市盈率發(fā)行使股市在成批制造億萬富豪的同時,卻使億萬股民辛苦積蓄一生的財產遭受重大損失。
????貧富差距巨大會使社會矛盾愈加尖銳
????以上四大失衡導致我國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社會矛盾愈加尖銳。
????國際上通常認為,基尼系數0.4是警戒線,一旦基尼系數超過0.4,表明財富已過度集中于少數人,該國社會處于可能發(fā)生動亂的“危險”狀態(tài)。我國基尼系數已從改革開放初的0.28上升到2007年的0.48,近兩年不斷上升,實際已超過了0.5,這是十分嚴重的信號。
????中國貧困人口數按照國際標準測算在世界上仍排名第二。我國政府2008年確定的貧困線僅為人均年收入785元,人均每天僅0.3美元,這與世界銀行推薦的人均每天1.25美元的貧困線差距極為懸殊。
????正是由于收入分配的四大失衡,導致我國內需拉力不足,被迫嚴重依賴國外的消費和市場。
????貧富差距巨大不僅帶來內需和消費不振,帶來經濟風險,還會造成普通大眾的嚴重不滿和社會秩序的震蕩不穩(wěn),急需采取措施從根源施治。
????緩解失衡·十條建議
????為縮小貧富差距,使我國經濟發(fā)展從嚴重依賴外需過渡到主要依靠內需的支撐,我們建議:從“十二五”規(guī)劃期開始,從制度、體制和政策上,進行較大力度的改革,切實解決財富分配方面的四大失衡:
????一、完善分配領域的稅收體系
????通過稅收增減來調節(jié)和縮小社會貧富差別,是最有力減少社會階層矛盾和動亂因素的有效手段。(1)進一步提高“個稅”起征點,減少普通百姓的征稅額,取消低收入者的納稅。(2)盡快開征遺產稅、財產贈予稅、房地產增值稅等稅種,讓暴富者為社會平安提供些補償。(3)對大小非、大小限等以1元買股卻十幾元、幾十元賣股獲得暴利者,應征收暴利稅。(4)應根據貧富程度和收入差別拉開稅收的不同檔次。(5)將從企業(yè)征收的“增值稅”改為到流通環(huán)節(jié)征收的“消費稅”。
????二、大幅提高職工收入和投資者收入
????低工資曾被認為是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優(yōu)勢,然而,長達30年的低工資,使中國的國富民強成為奢望,更使中國的消費市場無法拉動。中國工人平均工資至今仍只是美國工人平均工資的6%,而且沒有什么社會保障。因此,有必要大幅度提高廣大群眾工資收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
????同時,要通過進一步改革新股發(fā)行制度,堵住最大的掠奪民眾的通道。新股應全流通發(fā)行,而且公眾股和大小非、大小限股票的發(fā)行成本應接近。同時改革新股詢價制度,改變超高市盈率發(fā)行,在一級市場制造泡沫到二級市場掠奪的不合理現(xiàn)狀,解決特權機構的無風險暴利、上市公司高價圈錢等弊端。
????三、變資源向大企業(yè)傾斜為向中小企業(yè)傾斜。
????四、加快社會保障和醫(yī)保改革進程,解除民眾消費的后顧之憂。
????五、加大建立現(xiàn)代慈善組織機構,救助弱勢群體。
????六、將壟斷行業(yè)高收入和高管薪酬控制在合理范疇。
????七、大幅降低政府開支,節(jié)流部分用于惠民。據統(tǒng)計,2007年我國政府開支占財政收入的29%,美國為9%,歐洲為5%。
????八、完善國家規(guī)則及干部考核評價指標。
????九、有效約束官員權力,遏制政府與民爭利。
????十、政治體制改革應有實質性進展。(據《經濟參考報》,作者系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