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寧波一網友不久前向區(qū)長信箱反映出行難問題。過了6天,等來網上回復,就兩個字:“已閱”。(8月15日《今日早報》) ????記者聯系上了鄞州區(qū)區(qū)長信箱負責人陳榮華。陳榮華說,區(qū)長信箱對信訪件有3種處理方式。對工作人員能力范圍內的事,受理中心直接回復;在能力范圍以外的具體問題, 交給相關部門辦理;非個人事件,涉及面廣而雜的,把信件轉給相關部門閱讀。交通局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確實看到過這封 ????在現實世界,公民到某些部門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常常會遇到“知道了”、“已經給相關部門了”這樣的搪塞官腔回答,現在又出來一個“官腔網絡版”。已閱,已經交給相關部門處理,但是,何時處理完畢?為什么不能給公民一個具體的告知呢?我們都進入網絡文明時代了,難道我們的辦事效率還停留在過去嗎?還讓官腔病網絡上泛濫嗎?為什么我們有些部門解決民生問題就這么難呢?“網絡政府”興起的今天,網絡問政為什么就不能讓人有點耳目一新的新作風。 ????網絡為公民反映問題提供了很好的平臺,也為政府部門了解民生提供了很好的載體,本應成為促進政府部門搞好工作、和諧干群關系的一個媒介。但如果一些政府部門依然還把傳統(tǒng)的現實世界的官場病——耍官腔帶到網絡上,那實在是一種悲哀。 ????官腔答復該壽終正寢了,它不會在網絡上發(fā)揮出效益,如果你硬讓它在網絡上閃爍,那只能讓自己成為公眾輿論指責的對象。(殷建光 原題:“區(qū)長信箱回復”的“官腔網絡版”) |
上一篇:一些官員何以很“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