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開始,市政府每年將通過財政投入等方式籌集資金,專項用于解決人均住房建筑面積10平方米以下、年均可支配收入線以下的2.77萬戶中不屬廉租住房保障范圍且無力購買經(jīng)濟適用住房的“夾心層”居民家庭的住房問題。2007年市財政將投入5億元,開工建設租賃住房不
少于3000套,“十一五”期間基本解決這部分家庭的住房困難問題。
與此同時,“十一五”期間,我市還將籌建廉租住房1000套,投資1.9億元,發(fā)放租金補貼1.76億元,共計資金3.66億元,基本解決我市人均收入低于最低工資標準且人均住房建筑面積10平方米以下家庭的住房困難問題,資金來源主要為財政撥款。今年開始,將市內四區(qū)最低工資標準線以下且人均住房建筑面積10平方米以下的家庭約1.4萬戶納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圍。市內四區(qū)將投資8000萬元,對廉租住房租金進行補貼,建購廉租住房200套。
據(jù)了解,截至去年11月底,市內四區(qū)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到23.66平方米,比“十五”初期實際增加3.34平方米,增長率為16.44%;戶均住房建筑面積64.04平方米,比“十五”初期實際增加9.9平方米,增長率為18.29%,市民居住條件和生活環(huán)境顯著改善。
本報記者 霍 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