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鐵福壽嶺站站臺狹窄,光線昏暗,安靜異常!

福壽嶺站藏身荒蕪樹叢中

站內(nèi)臺階
起點為蘋果園,終點為四惠東,這是一張完整的地鐵1號線運行圖。細心的乘客會發(fā)現(xiàn),蘋果園站的標號為103,古城站為104,往東標號逐漸變大,那么,101和102站在哪兒呢?
實際上,蘋果園站再往西還有兩個鮮為人知的地鐵車站,即102福壽嶺站和101高井站。因為當年修地鐵時這兩個地段的標號分別為52和53,所以,福壽嶺站和高井站又俗稱52號站和53號站。
兩站作為非運營車站,一晃就是35年,F(xiàn)在每天早晚仍有兩趟車前往52號站和53號站。這兩趟車為地鐵內(nèi)部的通勤車,乘客主要是地鐵技校的學(xué)生和部分地鐵內(nèi)部職工。昨日,記者對這兩個神秘的地鐵車站進行了探訪。
揭秘·乘客
技校學(xué)生早晚坐
時間:8:03從蘋果園開往52、53號站
乘客:除學(xué)生外,還有地鐵職工、家屬
昨日7時40分,記者坐一線地鐵趕到蘋果園站。這時,只見站臺上站滿了背著書包、身穿校服的學(xué)生。有的學(xué)生手臂上還戴有“維護秩序”的紅色袖標。
一名戴袖標的姓李的學(xué)生告訴記者,他是福壽嶺站地鐵技工學(xué)校二年級的學(xué)生,每天早晨都會這里等8時03分開來的通勤車上課,因為學(xué)校就在地鐵的邊上,距離20米左右。
“本次列車為通勤車。”8時03分,開往52號站和53號站的列車準時到達蘋果園站,站臺上的學(xué)生涌入車內(nèi),不一會兒車廂內(nèi)就座無虛席,過道里也站滿了學(xué)生。3分鐘后,列車到達52號站——福壽嶺站,車內(nèi)的學(xué)生全部下車,幾節(jié)車廂內(nèi)頓時空無一人。透過車窗,記者看到福壽嶺站的站臺非常狹窄,光線昏暗,墻壁斑駁,沒有指示牌,沒有地圖,也沒有漂亮的燈箱廣告。
列車繼續(xù)前行,記者順著車廂往前車,結(jié)果在第一節(jié)車廂內(nèi)看到5名前往53號站——高井站的乘客。一位乘客告訴記者,他們是地鐵內(nèi)部職工家屬。
揭秘·高井站
通道可以開汽車
俗稱:53號站
站址:高井一大院內(nèi)
8時10分,列車到達高井站,記者跟隨車內(nèi)僅有的另外5名乘客一起下車。窄窄的空蕩蕩的站臺異常安靜,地面上滿是灰塵,簡陋得不能再簡陋,圓拱形的頂還有兩邊的墻壁簡單地刷了一層白灰。白熾燈泡寒冷的光線從上面射下來,有的熒光燈棒已經(jīng)破碎也沒有更換,不多的燈和凹凸不平的墻壁。才停留了十來分鐘,記者感覺有點憋悶,空氣明顯比地上潮濕,細看幾扇木門上面全是灰色的霉點。
平緩的水泥坡道一直延伸到地鐵的地面出口,長有700余米。這個站內(nèi)的空間明顯比其他站高很多,空曠得好像汽車也可以開進來。
“這個通道可對開吉普車和130卡車。” 一位曾經(jīng)在值班室上班的地鐵員工告訴記者。
記者走出53號站時,只見進出口同為一個兩米多高的三面墻的拱形洞,并附有大鐵門。車站位于一個大院內(nèi),這時陸續(xù)有居住在大院的地鐵內(nèi)部職工和家屬匆匆通過該扇鐵門,走進地鐵站。“53號站建在大院里,戒備森嚴,如果不坐地鐵,是很難進去的!币晃怀丝托猩掖业卣f。
揭秘·福壽嶺站
車站藏身荒野中
俗稱:52號站
站址:福壽嶺,距地鐵技校20米
8時40分,記者因半分鐘之差,與返程的列車失之交臂。記者從大院內(nèi)坐了一輛967路公交車,在模式口下車,請當?shù)氐囊晃凰緳C帶路找到了位于福壽嶺的地鐵技校。在地鐵技校右側(cè)20米處,記者終于找到了一個顯得破舊的地鐵站。車站周邊是一小片荒蕪的樹叢,車站入口處的牌子上醒目地寫著“本站為非運營區(qū),非工作人員禁止入內(nèi)”的字樣。
記者順著臺階進入車站,站內(nèi)空無一人,安靜得只能聽到自己的腳步聲。這時,從警衛(wèi)值班室里出來一位工作人員!按颂幨欠沁\營車站,外面的人禁止入內(nèi)。”該工作人員表示。當?shù)弥浾叩纳矸莺,他將記者請進值班室。值班室里有個電視機,因為沒有有線信號,所以看不了。該工作人員稱,他姓陳,今年50歲,是蘋果園地鐵站派出所負責52號站安全的民警。這里共有4名民警,值一個班是24小時,然后會有人來接替。
“五年來沒有出過什么事,也很少有陌生人來這里!标惥僬f,每天早晚有技校的學(xué)生和部分地鐵的職工和家屬乘坐地鐵往返,除此之外沒其他的人進入,有時候會有一些地鐵的工人下到站里檢查鐵軌。
民警·煩惱
有人違章蹭車 有人夏天納涼
“雖然這兩站地鐵為非運營區(qū),但仍有部分內(nèi)部乘客和一些非內(nèi)部職工蹭車!痹诟蹘X站值守的民警老陳說,看到學(xué)生們可以進入地鐵站乘坐,周邊的部分村民也跟著學(xué)生們一起乘坐!鞍吹罔F的內(nèi)部規(guī)定,這個車站是非運營車站,按規(guī)定是不允許外人乘坐的,但這些村民可不干了,有的還以停水、停電來威脅,或搞個小破壞什么的。”陳警官對此很無奈。
老陳說,特別是夏天的時候,因為地鐵站下面特別涼快,有一些外來務(wù)工者都會闖進地鐵站,每當這個時候,他都會苦口婆心地勸說。 本版撰文 晨報記者
郝濤 本版攝影 首席攝影記者 吳寧
鏈接·面孔
從試運營到現(xiàn)在一守就是35年
53號站空蕩的站臺附近,有一間亮著燈的小屋,屋里的鐵門是關(guān)著的,記者貼著鐵門聆聽,里面沒有動靜。正當記者準備離開時,小屋里突然傳來一聲咳嗽聲!拔堇镉腥!”一位身穿深藍色制服的老工人打開了鐵門。這位老工人告訴記者,他姓王,自1971年1月15日北京地鐵1號線試運營開始,就被挑選到53號站工作。35年里,同伴走了一撥又一撥,他始終沒有提出過離開,也就一直留在這里。因為他家就在車站上面的大院里,所以幾十年下來也沒覺得悶得慌。
記者在老王的小屋里看到,外屋是一個電氣化的操作臺,上面有許多按鈕,里屋是老王的臥室,里面的陳設(shè)非常簡單,就放了一張床,床上的被子疊得非常整齊。
老王說,他現(xiàn)在每天的工作就是值守,雖然這個車站一直沒有對外開放,但每天早晚有兩趟通勤車開到站里,列車在前方掉頭30分鐘后再返回,給住在大院里的地鐵內(nèi)部職工和家屬提供了方便。
老王說,蘋果園地鐵站之所以標號為103,是因為往西還有兩站,分別為福壽嶺站(標號為102)和高井站(標號為101),大家之所以又稱52、53,用的是當時修地鐵時地段的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