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不能當干部?
制定者:保證干部道德水平
支持者:這是一種道德約束
反對者:
孝順標準難以衡量
不孝敬父母、不善待配偶,就不能被提拔,山西省河津市近日新出臺的這條干部提拔標準,引來各方熱議。
除國家和黨內相關規(guī)定的要求以外,河津市新出臺的《局級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暫行辦法》中還規(guī)定:擬提任的干部必須孝敬父母,善待配偶,誠實忠信。不孝敬父母、不善待配偶者不能當領導干部,在職的不能提拔重用。在孝敬父母后,還特別注明是“夫妻雙方”。組織部門在考察縣市、鄉(xiāng)鎮(zhèn)局級領導職務擬任人選時,要考察其德、能、勤、廉、學等各種情況。
據制定此規(guī)定的河津市組織人事部門介紹,對于包括“孝敬父母”和“善待配偶”在內的候選干部道德水平,將有三個考察渠道:一是組織人事部門對候選干部進行考察,二是7天公示期內接受群眾舉報,三是聽取河津市知榮明恥促進會意見。若考察過程中出現分歧,則要召開由候選人左鄰右舍、親屬、同事等相關人員參加的聽證會,廣泛聽取群眾意見。
此辦法出臺后,引來各界關注。孝敬父母,到底是“私德”還是“公德”?能否成為選拔任用條件?標準是什么?對此,河津市委組織部回應:孝敬父母等三項道德標準,只是干部選拔任用條件中的一部分,還有很多相關硬件條件用以約束干部任用。由于道德水平沒有明確的考核標準,最后候選干部到底符不符合選拔條件,仍由市委把握。
邱炯 繪
●當事者說
河津市委組織部部長鄧文義:
出臺這個規(guī)定主要有三方面的考慮:一是在學習、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過程中,河津市委決定要從制度上強化對干部的道德教育;二是河津市委經過討論后認為,一個干部對待父母、配偶的態(tài)度,以及是否誠信,是干部道德本質的體現,因此這三項道德標準被列為干部選拔條件;三是和我們同屬運城市的垣曲縣將道德標準納入干部選拔條件后,大量社會調查表明,干部群眾反映很好,有的干部對待父母、配偶的態(tài)度明顯改善。
● 碰撞
不孝順,怎能用情于民?
河津市的這個規(guī)定我覺得有必要。這也許是針對當今部分領導“官德”敗壞而做出的預防之策,給那些想當領導干部、想被提拔重用的人一種道德約束。如果一個領導干部連自己的父母妻兒都不能善待,那么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可能就是一句空話。
山西中陽縣暖泉鎮(zhèn)副鎮(zhèn)長 許海軍
道德底線,怎能做提拔標準?
孝敬父母、善待配偶是起碼的道德標準,如果將這作為干部提拔條件,顯然是降低了對領導干部的要求、降低了提拔任用的條件。領導干部應該在人格氣質、道德修養(yǎng)上高出一籌。如果連孝順父母都做不到,別說當領導干部,就是他起碼的人格都值得懷疑。
上海同濟大學 喻娟
孝不孝,誰說了算?
孝敬父母、善待妻兒這些是抽象的道德概念,在現實中并沒有明確的衡量標準。一個干部是否孝敬父母,是否善待妻兒,有可能當事雙方的判斷都有分歧。如果沒有長期深入細致的調查,沒有嚴格詳細的標準,孝不孝順,仍是領導說了算,那新規(guī)定就不僅是一紙空文,更有可能成為腐敗之源了。
中國核工業(yè)第二研究設計院離休干部 馬某 ( 記者鮑丹報道)
責任編輯:林彥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