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內(nèi)地選秀評委七宗最
《夢想中國》
最早被封“毒舌”的評委:李詠
一向中規(guī)中矩的央視選秀節(jié)目《夢想中國》,今年卻開始變風格。李詠更步柯以敏后塵,因“麻辣”點評而陷入萬人“倒詠”的尷尬。
在重慶賽區(qū)海選中,一位大約30多歲的女選手被淘汰后,又自告奮勇跳了一段舞蹈。但李詠看完舞蹈后卻說:“看你跳舞,我晚上會做噩夢!边@番話讓該女選手自尊心大受打擊,哭著離開賽場。李詠此舉討來一片罵聲。在各大網(wǎng)站上,有不少網(wǎng)友對李詠表示憤怒,一位網(wǎng)友更發(fā)起了要求李詠下課的萬人簽名活動,他在評論文章中稱李詠是“沒專業(yè)、沒素質(zhì)、沒禮貌”。
面對網(wǎng)上一波高過一波的“倒詠”聲,李詠終于服軟。在參加某網(wǎng)站的對話類節(jié)目時他表示,會在以后的海選中調(diào)整自己的風格,給選手更大的表現(xiàn)空間。不過李詠也堅稱:“在寬以待人的同時,嚴格要求的標準不會變,因為他們將來面對的是全國觀眾!
至于有網(wǎng)友指責《夢想中國》是在選美,李詠則在自己的個人博客中喊起了冤:“請教:我選一堆丑,你就心里滿足了嗎?美讓人心怡,丑于人于己不快。我想追逐的和目光緊盯的是草根群中的嫩青綠草,且鮮花含苞!
不過也有網(wǎng)友力挺李詠說:“有些選手實在不能讓人忍受,我佩服你說真話的勇氣!倍杏^眾則認為,“今年‘超女’評委的點評實在無聊。李詠這樣做起碼說明《夢想中國》成功地吸引了眼球!
最具“撼動性”的評委:伍思凱
今年的《夢想中國》一直在各大選秀節(jié)目和觀眾的爭議中艱難前行,繼“倒詠”風波之后爆出的最大新聞就是,導演兼活動統(tǒng)籌周稚舜居然公開向媒體發(fā)布消息,稱由于《夢想中國》違背平民選秀的初衷,導致人氣選手幾乎全軍覆沒,并在操作過程中隨意更改賽制,使節(jié)目公信力大打折扣,備感寒心的他決定離開《夢想中國》。
周稚舜還直指伍思凱以個人喜好評選手,直接導致了很多選手揣摩他的心思,投其所好。止步于20強的人氣選手“小乖”雷金檜證實:“從進組開始,大家就想著怎么能拉近跟伍思凱的關(guān)系,所有人都在揣測伍思凱喜歡什么風格。有的人干脆唱他的歌!崩捉饳u說,孫悅在評委當中沒什么主見,音樂方面全是伍思凱說了算。
6月底,一直未回應(yīng)的伍思凱終于在博客上說:“青歌賽選實力,《超級女聲》選時尚偶像,《夢想中國》要走的道路是偶像和實力兼具,評委是按照這種要求去評選的!彼J為某些選手是人氣偶像型,但是唱歌和踢球一樣,除了酷、帥外,必須會踢球,要有基本的唱功才能當明星。
但伍思凱同時表示,在之后的全國總決賽上,他將一改過去的點評風格,完全服從民意來定奪選手“生死”。他因此奉勸選手不要再去揣摩評委的愛好,而只需要用心去抓自己的特點發(fā)揮就行了。?
《超級女聲》
最“與人為善”的評委:順子等人
上屆《超級女聲》不僅讓李宇春、周筆暢等普通女孩成為萬眾矚目的平民偶像,還捧紅了一干評委,尤其是被稱為“柯楠組合”的柯以敏和黑楠,但兩人的“尖刻”點評,也備受爭議。
“我說的話你可能非常不想聽,但是我要說,你今天的表現(xiàn)讓我非常的討厭!薄澳憬裉斓陌l(fā)型,失敗!”柯以敏和黑楠的點評毫不留情?乱悦舾蚺u張靚穎“奇怪你為什么放不開呢,是不是病了”而招來網(wǎng)上萬人“倒柯”的事件。眾多網(wǎng)友發(fā)帖聲討,并“強烈要求取消柯以敏評委資格”。盡管去年柯以敏的提前下臺有些讓她“威風掃地”,但“別人唱歌是偶爾走調(diào),你是偶爾不走調(diào)”之類的挖苦言辭卻讓觀眾感到新鮮而解渴。
今年,廣電總局在《關(guān)于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播出機構(gòu)參與、主辦或播出全國性或跨省(區(qū)、市)賽事等活動管理的通知》中明確規(guī)定,“評委點評要實事求是、積極健康、平等善意,不搞不切實際的吹捧,不搞令參賽選手難堪的責難,不以非理性的褒貶來取代知識性的引導!
于是,今年的麻辣快評不見了,最多不過是“你別彈吉他了,音太不準了”;“你明年再來吧”之類。今年超女的“麻辣評委”成為正經(jīng)老師,不犀利不幽默,著實讓超女節(jié)目少了些看點。在今年的海選中,三位評委——順子、王明琦、倉雁彬一改去年評委“毒舌”風格,秉承“與人為善”宗旨,用盡客套、安慰和鼓勵的話語,面帶微笑,語氣和緩。在長沙賽區(qū)50進20的比賽中,聲樂教授王明琦數(shù)度流淚,被網(wǎng)友們評論為“缺乏娛樂精神”。
青年歌手大獎賽
最遭“炮轟”的名人評委:余秋雨
青歌賽總決賽期間,綜合素質(zhì)和文化素質(zhì)考題讓歌手們大出洋相,對于余秋雨以權(quán)威作家身份坐在綜合素質(zhì)考官位置上,觀眾們似乎也不是很買賬,在現(xiàn)場總有許多觀眾跟他過不去,并不斷找出他的差錯。
“五一”長假期間的一場比賽中,評委余秋雨在點評歌手文化素質(zhì)時遭到了質(zhì)疑。當晚,組委會就收到了觀眾的來電和短信,批評余秋雨在點評的時候把“仁者樂山”的“樂”讀成lè,稱“樂”字的本音應(yīng)該念作yào,即“喜愛”的意思,并要求余秋雨公開認錯。
上述風波尚未平息,余秋雨又在一位歌手解釋“負荊請罪”后發(fā)表點評說:“我不大喜歡成語,我寫作的秘密,就是不要用成語,不要用形容詞,它會阻礙你的寫作水平。”
誰料話音僅落了十秒鐘,就有上萬觀眾打進熱線,紛紛指責余秋雨:作為權(quán)威不能用個人觀點代表全國觀眾的觀點,不應(yīng)該誤導觀眾。
面對炮轟,余秋雨坦然相陳:“按古音讀也是可以的,但同時應(yīng)該允許別人按現(xiàn)在的語音來讀,要允許對話和討論,多大的事兒啊,要用炮轟?”
原來,聽余秋雨一解釋才明白:我國古代的讀音到“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后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千里走單騎(qí)”,若按古音,我們都讀錯了,應(yīng)該讀“千里走單騎(jì)”;“車(chē)水馬龍”也不對,應(yīng)該是“車(jū)水馬龍”;再如,暴露(bàolù),應(yīng)是pùlù;而說服(shuōfú)也不對,應(yīng)該說shuìfú。
沒想到,一場“青歌賽”竟然引發(fā)了這么深厚的一個學術(shù)命題,這也算是“青歌賽”的一個含金量了吧。
《我型我秀》
最藝人化的明星評委:許智偉
不必廢話,選秀節(jié)目有史以來擁有最多粉絲的評委絕對是超酷的老帥哥——許智偉。他招牌式的微笑和動作已經(jīng)成為招牌。作為環(huán)球唱片東南亞地區(qū)總裁,也是《我型我秀》活動的最初策劃者與鐵打不動的評委。許智偉在成就了少年星夢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的偶像光環(huán)——換言之,他是最藝人化的一個評委,他的個人魅力已與這個節(jié)目水乳交融,很難想象沒有許智偉的《我型我秀》將會是什么樣的。
許智偉帶有很強烈的個人色彩。其實許智偉和秦炎仕有相似之處,那就是他們都擅長冷幽默,看起來正兒八經(jīng)的講話卻經(jīng)常會給觀眾帶來很多快樂。許智偉有時和足球皇帝貝利也很像,貝利的烏鴉嘴預(yù)測哪支球隊奪冠,那么這支球隊肯定會被淘汰,許智偉力挺哪位選手,那么這位選手也肯定不能奪冠。有時候,許智偉毫不惜香憐玉,會冷口冷面地說一句:沒辦法,距離專業(yè)水準實在太遠了,完全沒有虛情假意的夸獎,只有專業(yè)感很強的嚴厲。同時他也不掩飾個人喜好,比方說對嗓音很棒的女選手丁爽,就是直截了當?shù)南矚g。主持人周瑾常點名要許智偉點評,粉絲們就是愛看這位大眼睛的金牌評委。
許老板在擔任評委工作中還常常注意到一些細節(jié),譬如“為什么你表演的時候不看評委?請你尊重表演。”此外,他雖身為高層,但人在高處,心在低處,也會被一些來自民間的溫情感動,比如一些選手說起與父母從小學音樂,不斷求索音樂道路的故事,竟會令他網(wǎng)開一面。
《加油,好男兒》
最“兩面派”的評委:高曉松
《加油!好男兒》的評委原是以美女評審為賣點的,結(jié)果美女評審成全了好男兒高曉松。從武漢賽區(qū)、沈陽賽區(qū)、杭州賽區(qū)、北京賽區(qū),幾場總決賽下來,似乎是非他不行了。
武漢賽區(qū)比賽時,觀者還不怎么接受高曉松,因為身為導演和音樂人的他,有時候喜歡賣弄自己,有時候評價太主觀。無奈美女評審們要不就是跟著選手哭得稀里嘩啦,要不就是評價得中規(guī)中矩,實在也是沒有亮點。
而高曉松夸贊彈吉他的好男兒,說他念書那會兒,彈琴的男生最受女生歡迎;他夸贊同濟大學念書的選手,因為他自己也是讀理科出身;他中場去洗手,看見一位好男兒,回來就大嚷“太美了太美了”——總之是敢說。多場比賽下來,美女評審們沒有一位留下名言,也就是高老師的表現(xiàn)值得一提了。
可也就是這個一枝獨秀的評委,請辭了總決賽評委后,竟出人意料地對參賽的“好男兒”們發(fā)出了一陣猛烈的“炮轟”——我覺得他們很無知,沒有多少思考和思想的能力,沒有個性魅力,簡單追求外表擺酷,其實內(nèi)心幾乎是空空的;可以說,在智慧和思想上是沒有一次觸動我的,我很失望;我完全可以這么說,《加油!好男兒》六個分賽區(qū)總決賽的60個人都沒有多少文化和思想,腦子基本上是空的,該讀的書基本上都沒有讀過;村上春樹啊,米蘭·昆德拉等等,我看他們都沒有閱讀過,除此之外,唐詩宋詞等什么的,也說不出多少來,缺乏國學的深厚功底和修養(yǎng)……
而“好男兒”們得知之后,則與其展開了一番針鋒相對的唇槍舌劍。一個上世紀60年代生人,一群上世紀80年代的后生,面對的是再熟悉不過的“男子漢”的尋覓。誠如主辦方所言,文化思考和碰撞是不分高低貴賤的,其火花值得期待。
最缺評判標準的評委:瞿穎
《加油!好男兒》在上海舉行的全國十五強進十強比賽,是在一場華麗舞蹈秀中進行的,陳怡川、張曉晨、陳澤宇、宋曉波、馬天宇、蒲巴甲、吳建飛、魏斌、向鼎和巫迪文十人成功晉級。
擔任這場比賽評委的是名模琦琦、瞿穎、袁鳴及臺灣美女伊能靜。比賽結(jié)束后,瞿穎遭遇眾多網(wǎng)友炮轟,指責她“無知”,“只會憑臉蛋來衡量選手”。瞿穎的個人博客更是成為“重災(zāi)區(qū)”,幾乎被網(wǎng)友的口水所淹沒。矛盾的焦點主要集中在瞿穎把直接晉級的名額給予了比賽中舞技欠佳的馬天宇,一些網(wǎng)友認為她缺乏公正的判斷力,個人喜好過于明顯。
面對網(wǎng)友的狂轟濫炸,瞿穎不得以在個人博客上發(fā)表文章進行澄清。她表示:“讓他(馬天宇)直接晉級的原因,是他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讓我感覺到了他真誠善良的一面……看了博客里有針對這次比賽對我不滿意的留言,我很理解你們的心情,但我不會為了如你們的意就不尊重自己內(nèi)心的看法,也許我過于感性,但既然電視臺邀請了我,希望由我做這個選擇,我自然就會用自己的標準來判斷!
這篇文章再次招致網(wǎng)友激烈爭議,當天下午網(wǎng)友針對該文章的評論已超過一百多條,其中既有支持瞿穎的,也有指責瞿穎“濫用評委權(quán)力,個性不能代替公正性”的。
盡管網(wǎng)友對瞿穎的意見非常大,但主辦方對瞿穎的表現(xiàn)基本表示滿意,之后的《加油!好男兒》十強比賽仍有可能會繼續(xù)選擇瞿穎擔任評委。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