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32年1月12日,一場日本人蓄意發(fā)動的暴亂燒毀了畫面中當時國民黨青島市黨部大樓的整個四層以上 |
   這張照片,拍攝于1932年1月13日,主體是當時的國民黨青島市黨部大樓。
畫面中整個大樓的四層已是廢墟,這是拜一場大火所賜。不過,筆者要告訴大家,這里剛剛發(fā)生的不是天災,而是人禍,是日本人蓄意發(fā)動的一場暴亂的結(jié)果。事情從“九·一八事變”說起。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中國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青島民眾與全國各地一樣,也掀起了抗日救國運動。公理所趨,國民黨青島市黨部機關(guān)報《民國日報》適時轉(zhuǎn)載些關(guān)于日軍暴行和抗日救國活動的新聞,卻招來了青島日本總領(lǐng)事館的多次抗議和無禮指責。
   當時的青島是在華日僑較多,也是較集中的城市。這些日本人,平時就經(jīng)常恣意鬧事,由于他們享有領(lǐng)事裁判權(quán),故青島當局對其也是無可奈何。“九·一八事變”后,青島日僑的氣焰更為囂張,在日本領(lǐng)事館及其武官處的組織下,成立了“義勇軍”,密謀尋機暴動。
   1932年1月9日,《民國日報》轉(zhuǎn)載了一篇題為《韓國不亡,義士李霍索昨日炸日天皇未遂》的新聞,成了尋機報復的日本人發(fā)動暴亂的借口。日本總領(lǐng)事館先是向市政府提出抗議,聲稱“義士”等語“顯系出于有意之侮辱”,要求《民國日報》公開道歉。青島市市長沈鴻烈當天就與報社社長溝通,希望能“以國難當頭”,答應日方的要求,報社表示同意。次日恰逢星期天,本應該休息,為了不讓日本人有發(fā)動暴亂的借口,市政府還是派專人將接受日方條件的決定通知了日本總領(lǐng)事館。但是日本人言而無信,聲稱“日僑感情激烈,此事不能依照原提條件解決”。1月11日晚,在與沈鴻烈會晤時,日本總領(lǐng)事變本加厲地提出了更加苛刻的條件,即市長道歉、《民國日報》?。
   1月12日晨6時左右,偵探報告“市內(nèi)空氣非常緊張”,市政府聞知立刻電話通知日本總領(lǐng)事館,表示接受日方昨晚提出的條件。然而,一切都是徒勞。上午9點多,日本人開始到民國日報社鳴槍、放火滋事;夜晚數(shù)千日僑手持槍械、刀棍在市內(nèi)作亂,他們先搗毀了民國日報社,后又沖進市黨部大樓,砸開門窗,拋灑火油等易燃物縱火焚燒,市黨部大樓四層以上悉成焦土。與此同時,駐泊前海的日艦派出近千名陸戰(zhàn)隊員武裝登陸,分布在領(lǐng)事館及各交通要道,保護行兇日僑。
   無奈,當時的中國只是日本人任意宰割的羊,沈鴻烈不得不在這場日本人的暴亂中忍受恥辱。3月29日,國民黨中央組織委員會對青島日僑暴亂,搗毀市黨部、《民國日報》社事件作出妥協(xié),決定國民黨青島市黨部“暫以秘密方式領(lǐng)導下級工作”,《民國日報》被迫停刊。
   
“青島傳奇人物”刊登在即
   
本報預計于7月9日“青島老照片”連載結(jié)束后,開始刊發(fā)“青島傳奇人物”連載。如果您手中掌握有老青島民間傳奇人物的故事,諸如身懷絕技或傳奇經(jīng)歷等,請繼續(xù)將稿件通過Email:163zhangfang@或郵寄:青島市太平路33號青島早報文娛部,郵編:266001,發(fā)給我們,并請注明“‘青島傳奇人物’故事”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