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北京1月28日電除夕之夜,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樓燈火通明。作為飛船飛行控制的中樞神經(jīng),在神舟六號飛船成功發(fā)射103天之后,這里仍擔負著對在太空飛行的飛船軌道艙進行管理的任務。
18時30分,在負責管理“神六”飛船軌道艙的飛行器管理室里,劉俊澤主任像往常一樣,在自己的工作臺前忙碌著,注
意著飛船軌道艙的一舉一動。這已是他在工作崗位上度過的第4個除夕了。
2005年10月17日凌晨,“神六”飛船返回艙載著兩名航天員安然著陸。飛行器管理室的科技人員來不及歡呼和慶祝,就立即投入到了對軌道艙進行為期6個多月的測控管理工作中。
留軌運行的飛船軌道艙承擔著多項科學實驗任務。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主任朱民才介紹說:“為了把軌道艙管理好,我們建立了一整套低軌道航天器長期管理的工作體系,給軌道艙構造了一個安全平穩(wěn)的‘驛站’,這為未來空間交會對接以及空間資源開發(fā)利用奠定了基礎!
在整潔有序的機房里,科技人員時刻監(jiān)視著軌道艙的運行軌跡。顯示屏上,軌道艙的實際飛行曲線與理論運行軌跡完全吻合,表明軌道艙一切正常,各項科學實驗也正在按計劃進行。
飛船軌道艙在太空飛行的103天里,科技人員共對它進行了3次軌道維持。各項測控數(shù)據(jù)表明,軌道艙的電源、姿控、測控、數(shù)據(jù)管理等系統(tǒng)工作全部正常。
與實時測控相比,軌道艙在太空中運行管理不僅時間長,而且突發(fā)因素多,隨時可能遇到各種意外和風險。堅守在自己崗位上的飛行器管理室副主任楊震說:“為了做好春節(jié)期間軌道艙的管理與監(jiān)視工作,我們制定了多種應急方案,確保軌道艙正常安全地運行!
19時20分,一朵朵漂亮的禮花開始在大樓外面廣場上的夜空中綻放。機房揚聲器里傳來了發(fā)送下一圈次跟蹤指令的口令。年輕的助理工程師劉少然輕擊鼠標,軌道艙的各項測控參數(shù)逐一顯示在電腦屏幕上。他目不轉睛地核驗著每一個數(shù)據(jù),并用鉛筆認真地做著記錄。
在神州同慶的除夕之夜,飛行器管理室的科技人員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斷地接收來自太空的信息,謹慎地發(fā)送每一條指令。劉俊澤說:“雖然我們不能與家人歡聚,但能與神舟六號飛船軌道艙共度除夕,共同飛翔,使我們感到無比的光榮與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