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焦林芳
12月9日,足球管理中心主任謝亞龍接受了《中國足球報》和《中國體育報》、新華社、人民日報四家媒體的聯合采訪。這是他上任十個月來第二次正式接受媒體訪問。
在此之前,“謝亞龍”三個字曾經和“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反分裂國家法”、“蘇丹紅”、“流腦”、
“愛知世博”、《孔
雀》、“中國館”、“臺商春節(jié)包機”、“股權分置”等一起成為2005年第一季度十大流行詞匯。
在媒體的高度關注中,這位中國足協的領導人一直保持著審慎的處事方式。這樣的沉靜是少見的。“我一直堅持,沒有做的事情就不要說。”采訪中他這樣表態(tài)。
圈內人說,這是謝亞龍的風格:很實在,不浮夸。
他的這種個人風格正在滲透中國足協的各項工作。2005年,中國足球所獲得的社會評價正在一點點地回升,業(yè)內人士評論說,這與中國足協逐漸低調的工作作風不無關系。
回顧即將過去的一年,謝亞龍承認,中國足球很多根本問題仍沒有解決,但是,這一年業(yè)內人士的理性思考會對未來的中國足球大有幫助。
“今后五年,中國足球還要臥薪嘗膽、埋頭苦干、扎扎實實地打基礎!敝x亞龍說。
他說,他還有一個愿望,希望通過媒體,表達對球迷、企業(yè)界等社會各界對中國足球的關心和支持。
關于四個基本關系
“青少年訓練是根,聯賽是本,國家隊是果。我還要加上一句:球迷是葉。”
記者:從其他領域到足球,從圈外到圈內,你對中國足球的認識有了怎樣的變化?對于中國足球在亞洲的定位又如何看待?
謝亞龍:中國男子足球多年來一直在接近于出線的平臺上徘徊,每次都傾盡全力往上沖,但每次都在最后時刻掉下來,在N分鐘、N分鐘的表述中,中國足球一直沒有質的進步。一個項目長期橫著走,定有其深刻的原因。這說明我們的自身定位有問題。我認為,去年亞洲第九的排名真實地反映了我們的現狀。
針對這種現狀,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我們要扎扎實實做大量的、艱苦的基礎性工作。
記者:能不能具體說一說這種大量的基礎性工作是指什么?
謝亞龍:在青少年的培養(yǎng)問題上,十幾年來我們試圖通過市場機制進行推動。目前各足校的生源正在萎縮,但萎縮幅度到底有多大,我們還要做詳細的了解。從明年開始,我們會進行大規(guī)模的調研,聽取各方面意見,對于青少年培養(yǎng)的體制、機制要做進一步的完善。
除此之外,我們的青少年培養(yǎng)中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基礎技術、基本技術的培養(yǎng)遠遠不夠。
什么是足球專項訓練?什么是足球運動員的專項能力?所有這些基本概念,我們的業(yè)內還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比如我們長期解決不了的的抽筋現象,看似體能問題,實際是整個訓練理念出了問題。為什么別人是偶爾發(fā)生,在我們的球隊就比比皆是?對這些問題的探討,對足球本身制勝規(guī)律的探討,我們還做得很不夠。
記者:你怎樣理解青少年訓練、聯賽與國家隊的關系?
謝亞龍:僅僅說“聯賽為本”是不全面的,我認為,青少年訓練是根,聯賽是本,國家隊是果。我還要加上一句:球迷是葉。沒有葉子光合作用,植物就不能生長,沒有球迷的養(yǎng)分,中國足球就無法吸取社會資源。
關于聯賽
“聯賽正在進入冷靜、理性的思考、審視階段”
記者:從去年開始,聯賽觀眾人數銳減。招商引資也出現一些問題。對于這些問題,你怎樣看?
謝亞龍:
“銳減”這個詞用的不準確。從我們的統計來看,去年的觀眾人數平均每場是10700,今年是10300。應該說是橫著走。不存在銳減的問題。問題是,聯賽走到現在,深層次的矛盾已經暴露,水平一直在底部盤桓。聯賽市場價值的減少是與球迷的減少同步的。這迫使俱樂部思考,重新審視聯賽。資本的出逃與資本的思考是不同的選擇。資本在經過冷靜和理性的思考后,還會重新就市,這就是中國足球聯賽的市場現狀。
我們正在試圖通過改革的方法來調整聯賽和解決聯賽問題。比如成立中超公司,在經營問題上中國足協與俱樂部成為合伙人關系,大家共同開發(fā)足球市場,共同承擔風險,共同承擔責任。我們還注意到,一些俱樂部在開始吸引球迷,做球迷的服務性工作。這個賽季,球場沒有出現大的影響球場秩序的惡性事件。這些都是聯賽和俱樂部在今年理性思考后的理性行為,是令人可喜的。
記者:聯賽在招商引資問題上一直不太順利。這是大家一直很關心的問題。
謝亞龍:我注意到,對于這個賽季的招商引資,有媒體用了“裸奔”這個詞。實際上,聯賽的廣告和其他招商一直都是有的。關于聯賽冠名權問題,我們與俱樂部進行了多次的溝通,最后大家覺得冠名商提供的價格段位達不到大家的要求,所以大家一致采取了排斥態(tài)度。這實際上是我們提前實行的股東決策制度。反過來說,也是各俱樂部對將來的足球市場一致看好的表現。
記者:你如何看待中國的足球市場?
謝亞龍:跟你說一件我感到非常震撼的事兒。當聯賽初期國內一片責難之聲時,我到歐洲訪問。歐洲一個大公司的全球總裁對我說,這種市場情況只是暫時的。在整個東方,只有一個地方能做成世界級的足球市場,這個地方就是中國。中國的文化積淀,中國的經濟發(fā)展,都決定了這個地方可以成就一個大的足球品牌。實際上,我在中國足協工作,也一直抱著這樣的信念。
記者:對于明年的聯賽,中國足協有怎樣的構想?
謝亞龍:干凈、誠信、秩序、水平,這樣的聯賽理念已經在業(yè)內達成共識。在這樣的理念下,明年我們會加強聯賽的治理和管理。具體地說,在治理假、賭、黑上要加大力度,在加強行業(yè)自律和行業(yè)管理上要下些功夫。中國足協回避不了行業(yè)管理者的責任,各個俱樂部也回避不了行業(yè)自律的責任。這是聯賽“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一假俱難真”的特性所決定的。
這些問題解決好了,招商引資就水到渠成。
關于國家隊
“中青隊中有一些特殊的品質讓我感到很高興!
記者:國家隊今年取得了兩個賽事的冠軍。你應該感到滿意吧?
謝亞龍:這是我非常高興的事情。雖然離滿意的目標還很遠,但國家隊的賽場作風和拼搏精神上已經有了變化。有幾場球打得很精彩,有的看似拿不下來的球也拿下來了。勝負系于毫厘之間,球隊的精神起了關鍵作用。除此之處,球隊的防守體系進步比較清晰,或者說球隊的整體性在防守上的體現較為明顯。但球隊的攻擊力、球星、體能問題仍未解決。
記者:如果讓你選擇本年度國家隊印象最深的一場球你會選擇哪一場?
謝亞龍:我會選中國青年隊對德國隊那一場。那場球我在現場,但印象最深的不是在球場上,而是比賽打完后。記得朱挺當時因為紅牌不能上場,比賽結束后他以頭搶地、雙手擊地,號啕大哭。很多隊員都表現出了這樣激烈的情感,我為之感動,為之震撼。所以當時有媒體問我如何看待球員的表現,我由衷地說,這是球員責任感的體現。
記者:你如何評價中國青年隊?
謝亞龍:個性飛揚,激情四射。世青賽中,我們前三場中的9個球是由9個人分別射入,這個隊中人人有進球的欲望,中青隊中有一些特殊的品質讓我感到很高興。這種品質的形成與賈秀全、殷鐵生、克勞琛幾位教練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記者:說到教練,你怎樣評價朱廣滬教練?
謝亞龍:朱廣滬很敬業(yè),工作很努力,可以說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男隊發(fā)生的變化與他的工作有直接關系。
記者:有一個問題。國際足聯可能會有一個改革,奧運會可能不允許超齡球員上場。這引出一個新問題,朱廣滬怎樣實現國奧、國家隊一肩挑?
謝亞龍:這個問題我與楊一民已經進行了溝通,接下來還要進一步研究。國家隊的教練是一個工程的總設計師,他應該能將理念貫穿各個梯隊。這是我們不論男隊或女隊,都決定要用土帥的基礎。
記者:女足的國家隊教練正在篩選。一個理想的國家女足教練應該是什么樣的?
謝亞龍:我更重視他的技術能力,寄希望于他能夠在技術上切實解決一些問題。這一年來,中國女足不僅沒有走出低谷,也沒有止住下滑趨勢。裴恩才辭職后,我們準備花一些時間對女足的下一步發(fā)展和組隊建隊做一下深刻反思。思考一下,怎樣去構建女足成長的社會基礎和設計其成長道路,把握一下女足還有沒有可以利用的資源。
關于奧運會
“只有08奧運會打好了,足球才能真正回暖,只有2010年出線了,中國足球才能真正擺脫困境!
記者:有評論說,你對奧運會很關心,但對2010年的世界杯似乎提的不多。
謝亞龍(笑):我是這樣看的,只有08奧運會打好了,足球才能真正回暖,只有2010年出線了,中國足球才能真正擺脫困境。2005年到2010年,應該是中國足球臥薪嘗膽、埋頭苦干、扎扎實實地打基礎的奮斗過程。在這期間,要排除一切短期行為和急功近利的作法。備戰(zhàn)08奧運,是祖國的需要,也是中國足球力爭沖進2010世界杯,真正走出低谷的、扎扎實實的啟動,這兩者是不矛盾的。
記者:女足前景是不是不太樂觀?
謝亞龍:女足在毛家灣集訓時我去看過,看見有六七人都在休息。后來了解到,她們都是因為傷病。在那個隊伍的20人中,有25人次做過膝踝手術,都是大傷。這些傷病使她們的膝踝負荷能力有限,發(fā)展空間因而受到限制。所以,女隊要完成目標很艱難。但我們肩負責任,唯有努力。
記者:關于08備戰(zhàn),中心做了哪些工作?
謝亞龍:今年是奧運會啟動年,我們主要的工作是構建備戰(zhàn)體系。國家隊的管理體制上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以前,我們國家隊管理工作由部室承擔,現在建立了隊委會制度和08辦公室,設立了專職領隊,將國家隊的行政管理構架改為運動隊管理構架,球隊有領隊、管理全身心投入,后方有08辦公室為之服務。另外我們在科學化訓練和足球規(guī)律的探討上開始啟動四個攻關計劃。對于體能、技戰(zhàn)術、傷病和營養(yǎng)恢復進行科學攻關,要在國家隊大興業(yè)務研究之風。
記者:說到科學攻關,我們發(fā)現,教練員水平一直是制約中國足球前進的一個重要因素。中心在教練員培養(yǎng)上有沒有什么新辦法?
謝亞龍:我注意到,我們國家隊的教練一任一任留下來的東西很少。教練員的成長也基本上是在一個平臺上徘徊。一個教練員是一個球隊的總工程師,他的設計、理念和施工能力會直接影響一個工程的質量。在教練員的培養(yǎng)上,我們會想一些新的辦法。至于這新的辦法是什么,在做之前還是先不要說。
關于聯賽與國家隊的關系
“俱樂部與國家隊的矛盾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各國都有!
記者:聯賽與國家隊集訓一直是一個矛盾。有沒有研究過,國家隊應該多長的集訓時間才為合適?聯賽應該有個什么樣的賽程才更合理?兩者之間如何協調?
謝亞龍:在歐洲,也有俱樂部聯合向國際足聯發(fā)函,提出國家隊調隊員應該給予俱樂部付費等等,可以說,俱樂部與國家隊的矛盾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各國都有。實際上,聯賽與國家隊被炒作成是不可調和的矛盾,這是不對的。應該說,國家隊是俱樂部球員增值的最大空間。沒有國家隊,聯賽會是沒有增值空間的聯賽,是在低水平上徘徊的聯賽。我們的聯賽的速度和節(jié)奏較慢,球員一到國際比賽上就感到不適應,但打幾場比賽回來以后,就明顯地感覺到進步,球員在國家隊有好的表現,也會給俱樂部帶來很大的益處。所以,國家隊與俱樂部從根本利益上講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