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上海8月18日電業(yè)內分析人士認為,央行關于取消期房預售制度的建議如成政策,將對房地產市場產生一系列重大影響。 大開發(fā)商時代將來臨 建議如果被實施,一些資金實力弱、靠銀行貸款支撐的小企業(yè)或項目公司將被淘汰出局,中等開發(fā)商也將
發(fā)生整合,實力至上、現金為王的大開發(fā)商時代將來臨。 “香港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量的小開發(fā)商遍地開發(fā),接著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集中在十來個大的房地產開發(fā)商。國內的房地產業(yè)也會基本遵循這樣的過程�!敝袊洕芯恐行闹魅瘟忠惴蛟诖饲熬椭赋觯袊康禺a的大開發(fā)商時代已經來臨。 緩解金融風險積淀 當開發(fā)商只能賣現房不能預售期房時,其資金成本,尤其是自有、自籌資金必然增加。開發(fā)商不再能夠通過預售提前使用銀行貸款,去完成房屋的建設、配套;銀行也將不再被綁縛在房地產“戰(zhàn)車”上讓房貸風險越積越大。 對消費者是利好 通常情況下,從預售到正式交房尚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差,這意味著購房人在既不能控制更不能使用物業(yè)的情況下,卻要莫名其妙地為在建中的水泥塊支付貸款利息、保險費用,而開發(fā)商卻可以不付成本,使用購房人的購房款去完成后續(xù)工程,大吃“免費午餐”。 此外,預售期房還為很多非市場風險和交易問題留下了制度漏洞。買房人因為信息不對稱,總是處于劣勢地位。而一旦改為現房銷售,這些漏洞將有望得以堵塞。購房人所額外承擔的10個月左右的貸款利息和非市場性風險將不存在。 供求關系可能變化 如果改期房銷售為現房銷售,房地產投資會有所下降,商品房即期供給會延遲,遠期供給可能會減少。一方面,因為買賣的只能是現房,這會推動存量房進入實際使用狀態(tài),有利于解決房屋空置問題;但另一方面,因為期房不能進入流通領域,供求可能會趨緊。在一定時間內可能會出現供小于求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