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006號 美美
同學還在夢中,她已開始打掃公寓
掃地賺生活費,她覺得很自豪
美美來自貴州黔南一偏遠的少數(shù)民族集居的山村。因為缺少交通工具和通訊設施,閉塞的生活環(huán)境使得美美老實、本分,缺少文化的父母只能靠一畝多的薄地來
養(yǎng)活一家七口。美美排行老大,下面還有4個弟妹。
一家七口依靠一畝薄地
“在這充滿知識競爭的社會里,不讀書是要遭罪受的!”也正是這個樸素但令人心酸的認識,使得純真的老人即使再苦,也堅持讓5個孩子都走進大學的門!”
然而,上學的費用在這個家就是一連串的天文數(shù)字,沉重地壓在美美父母的肩上,直至壓病了美美母親。
2004年,美美被廣東某大學錄取了。但為了給她籌到數(shù)千元的學費,美美父母失眠了。“看著負債累累的家庭和父母憔悴的臉,我那時真想放棄讀大學!泵烂勒f話時帶點哽咽。最終在父母的支持下,在親戚的幫助下,美美帶著2000塊錢走進了高校的大門。今年大一結束前,父親從家里借了2000塊錢,暫時交清了學費,但她到現(xiàn)在還沒有錢交1500元的住宿費。美美告訴記者說,她去年申請了國家助學貸款,但沒有批下來。
掃地賺錢她感到很自豪
懂事的美美進入大學后,就下決心不再向家里人伸手要生活費,自己賺來1500元交住宿費。說到自己的生活來源,美美顯得有些不好意思,她在學校的勤工助學機構當起了清潔工,美美說,最初她接受這項工作時,心理還是承受了一些壓力的,但后來,她想通了,自己通過努力賺的錢,她感到十分自豪!沒有什么比自力更生更有意義!
每天早上6時許,當校園的同學還在睡夢中的時候,美美就開始打掃學生公寓衛(wèi)生,“沙沙”的掃地聲成為她這一年來早晨的伴奏曲!皰叩、撿垃圾、倒垃圾、抹樓梯扶手、拖地等,我都必須認真做好每一道工序。如果自己的工作不令別人滿意,就會遭到投訴,那么,我會被學校的勤工助學管理服務中心開除,要知道這個工作對我來說很重要,也不可缺少!
工作出色獲得百元加薪
為了能將這份工作做到最好,美美從未耽誤過一次上班,即使是刮風下雨。有一次,她冒著狂風暴雨打掃街道,在堅持7點半前把路上的垃圾掃干凈后,她變成了一只“落湯雞”,還有一次,雨水把很多垃圾沖到路上的溝渠蓋上面,阻塞了路上的雨水往溝渠里流,她就用手把那些垃圾全部撿出來,由于風大,沒站好,跌進污水渠里……
就這樣,由于表現(xiàn)出色,美美從最初的每個月200塊,增加到后來的300塊,也因為如此,她會經(jīng)常需要延長工作時間,錯過了買早餐,一個上午餓肚子的現(xiàn)象也就經(jīng)常發(fā)生了。
打工不誤學習成績第一
美美學習非常勤奮,無論工作怎樣辛苦,讀書從來不敢放松,8點前肯定到教室看書。午休期間,從來不休息,而深夜12點之前,她一定在預習第二天的課程。同學們這樣評價她:她總是坐在前排,她的筆記總是最詳細;一天工作時間和學習時間最長。在大一下學期,她的成績排在了班里第一。
當記者問她:“現(xiàn)在攢到1500元了嗎?”美美的臉上顯示出一點悲傷。她說:“還有點距離,不過我會努力的!”美美告訴記者,盡管每個月領到300元的工資,盡管自己在生活上精打細算,但是一個月剩下來的不到100塊。這一年,她努力地節(jié)省,但只存了700來元。
高校助貧方式多樣但仍顯得僧多粥少
中山大學
設立勤工儉學專用基金,每年將學費的10%,即1000多萬元資金用于貧困生的助學工作。
設立1500多個固定勤工助學崗位,幫助1500多名學生解決生活問題,貧困生每人每月可領到350元的生活補貼。
設立大量臨時勤工助學崗位,解決一部分貧困生的生活問題。
華南理工大學
目前已經(jīng)有30多家企業(yè)在該校設立獎、助學金,金額在1萬元至數(shù)十萬元之間;每名大學生最少可獲得1000元以上的資助,最多則達8000元以上;每年至少有600~700名大學生從中受惠。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
投入300萬元扶助貧困新生,每人每月獲得200元生活補助,每年約有200人受惠。
設立助學基金,每年將近300萬元。
設立特困學生補助基金,應對突發(fā)事件或其它原因造成家庭收入急劇下降的學生解決生活費用。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
校友會在校內(nèi)校外建立勤工助學基地,允許學生經(jīng)營書屋、健身俱樂部、家教中心等。
信息時報設立勵志獎學金
信息時報愛心慈善金撥15萬元作啟動資金,外加廣東省福利彩票中心資助現(xiàn)已達30萬元
與高校合力選出品學兼優(yōu)的貧困生每人資助5000元學費 貧困生可向所在學校提出申請
為了幫助貧困大學生走出困境,信息時報社再度與廣州市慈善會合作,設立國內(nèi)第一個媒體勵志獎學金。并首先從信息時報愛心慈善金中拿出15萬元做為啟動資金,在廣東省福利彩票中心的鼎力支持下,信息時報愛心勵志獎學金已達到30萬元。
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
希望社會各界伸援手
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廣東各大高校當中,家庭月收入及大學生生活費在100元以下的占5%,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占了54.36%。學費交不起,大多靠學校開設的綠色通道入學,往往先將學費拖欠著。以華師為例,每年有6000新生,辦綠色通道的就有400多人,學生在進入學校后,除了申請國家助學貸款,大部分靠各種社會贊助,有的企業(yè)會一次性支付2000元~5000元不等,但也只是解決某一段時期的困難,杯水車薪。來自高校統(tǒng)計,高校面臨的貧困生欠交學費少則700多萬,高則1000多萬,因為畢業(yè)時不能按時交還學費,不少學生必須將畢業(yè)證交給學校保管,并簽下協(xié)議,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還清學費換取畢業(yè)證。
在采訪中,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學校不會把貧困學生拒絕于門外,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產(chǎn)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學校面臨學生拖欠學費的嚴重情況。據(jù)悉,有的高校被拖欠幾十萬,有的甚至上千萬,這就影響了學校正常的運作。徹底解決高校貧困生問題僅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夠的,國家政策不足以解決所有的貧困大學生的問題,他希望社會知名人士、公司、企業(yè)等多關注大學生的貧困現(xiàn)象,伸出援助之手幫助這些祖國未來的棟梁之才。
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