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茂林 我市日前明確了轄區(qū)內(nèi)實施“綠色郵政”的范圍和辦法,群眾給160多個單位和部門寄信可以免貼郵票。根據(jù)規(guī)定,有關單位和部門對有具體聯(lián)系地址、電話的署名來信,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nèi),最遲不超過90日處理完畢,并答復寫信人。這是我市暢通民意表達渠道的又一重要舉
措。 民意是一種寬泛的概念,而信訪是其中最基本的民意表達。之所以這樣說,是指倘若公民個人對公共利益受到侵害還不足以信訪的話,對自身利益受到侵害后的投訴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情。通過信訪向有關國家機關及領導反映問題,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公民的神圣權利。考驗一個政府及其部門是否尊重民意,不妨先看看它對待信訪的態(tài)度。一個尊重民意的政府,就應當為信訪提供方便,及時解決信訪問題!熬G色郵政”的推行,所體現(xiàn)的正是對“信訪是最基本的民意表達”理念的堅持。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對于一個以執(zhí)政為民作為治國理念的現(xiàn)代執(zhí)政黨來說,高度尊重民意乃是執(zhí)政為民的基本前提;科學處理民意,則是執(zhí)政為民的必需智慧。一個社會是否和諧,重要的標志之一就是各個成員能否通過通暢的途徑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F(xiàn)代民主政治從制度上保障公民的權利,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使得公民擁有充分的表達權。而這種權利的實現(xiàn),離不開順暢的表達渠道。實踐表明,順暢合理的民意表達渠道,是落實公民權利、保證社會穩(wěn)定的必要條件。社會上間或發(fā)生一些體制外表達或公民抗命的行動,盡管原因復雜,但或多或少與表達渠道的不暢有關。以“問政于民、聽政于民、議政于民”為宗旨的“市民月”的設立,為我市民意暢通、社會和諧提供了重要保障。而“綠色郵政”的推行,則顯示出我市多方位收集民意的努力方向。
政府與民意的良性互動,是政府實現(xiàn)“善治”的必然選擇,亦是建設科學、民主、法治政府的重要課題。有些官員認為,老百姓的意見常常來自個人的感受,建議也往往是替自己那“一畝三分地”打小算盤。這樣的心態(tài),使他們在接納民意時,缺乏如履薄冰的敬畏和重視。事實上,今天公共政策中的很多決定是普通百姓有能力作出判斷的。雖然民眾一時不習慣發(fā)表自己的判斷,但是當公眾知道一些公共之事自己是可以有所建言的時候,他們就能夠逐步養(yǎng)成提煉、表達自己意見的習慣。我市開展“市民月”活動3年來,市民的建言獻策就一年比一年更上層次。另一方面,即使市民是替自己那“一畝三分地”打小算盤,政府的決策也會因受到民意的約束變得更趨科學與合理,更加體現(xiàn)多數(shù)人的意志,從而有助于形成自覺的社會秩序。 近期以來,暢通民間表達渠道已成為各地政務建設的重要內(nèi)容。湖南省于2004年12月專門成立了民意調查中心,這個隸屬于湖南省統(tǒng)計局的官方調查機構旨在通過民意調查為政府制定、實施重大決策提供民意參考,并跟蹤決策實施后的社會效果。有關負責人給該調查中心的定位是:政府了解民意的助手。深圳市19位黨政官員則向社會公開了個人電子信箱,市委、市政府發(fā)布的相關通告表示,此舉在于“密切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了解社情民意,傾聽群眾呼聲,集中群眾智慧,維護群眾合法權益,解決群眾實際困難,更好地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民主化、科學性服務!蔽沂惺心蠀^(qū)最近成立了全國第一家由政府搭臺、社會參與、網(wǎng)絡支撐的民意訪問機構“民意訪問中心”。中心設立的民意訪問網(wǎng)絡系統(tǒng)通過電話訪問、入戶訪談、網(wǎng)絡訪問等多種方式,從各個角度和層面快速全面地獲得社情民意,以實現(xiàn)“民意隨時表達、民情快速反映、民生需求及時解決”的目標。有關專家認為,未來民意調查將使得精英理念的主張者,走出領導所具有的認識高度和綜合視野,而傾向于以民意為政策基礎。因為精英路線的結果是,政策制定成本低而執(zhí)行成本高,而民意路線的成效通常則剛剛相反。
目前,我市雖已形成“市民月”、“三訪談”等政務品牌,但暢通民意表達渠道仍然任重道遠,尚需要進行更多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