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輝維和日記
抵達培訓中心的鄭輝參加了昨天上午的赴科索沃維和警察碰頭會,在會上他與其他17名戰(zhàn)友相互認識。下午,公安部外事局維和處召集他們進行了出國前教育,他們被要求在科索沃期間,要槍不離身,而且為了防止貧鈾彈輻射不得飲用當地水。從今日起,鄭輝將會陸續(xù)推出他的日記,記述他的
維和經歷。
也許是太累了,昨天(10日)到廊坊中國維和民事警察培訓中心報到后,我睡了一個特別安穩(wěn)的覺,連夜的驚雷一點也沒有聽到。
二次維和者成了“領軍人”
今天(11日)早餐后,中心舉行了赴科索沃維和警察碰頭會,包括我在內的18名警察作了自我介紹。我們分別來自海南、廣東、北京、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安徽、山東、湖南、貴州13個省市自治區(qū)的公安、邊檢、邊防等部門,其中3位是警花。而來自廣州和深圳的共有3人,除我外,還有廣州邊檢的熊寶宗,深圳公安局的思仁杰。思仁杰也是跟我一樣,這個“維和夢”也做了5年。18個隊員中有結過婚孩子好幾歲的,也有像我一樣是“準爸爸”的,還有一些是單身漢。
不到40歲的吳強成了我們團隊的“頭兒”,他來自吉林省公安廳反恐處,這次是他第二次執(zhí)行維和任務,此前在東帝汶維和一年,很有經驗,理所當然成為我們的領軍人物。除了年紀最大的吳強外,我們其他17個人都是“維和新兵”,未來大家都是同一個“戰(zhàn)壕”的戰(zhàn)友,互相熟識后大家都像兄弟姐妹般,會上強調了安全和團結意識。
聯合國在科設施不久前遇襲
雖然對科索沃的形勢還是有些了解,但在會上聽到7月2日晚,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納一夜三起爆炸,聯合國、歐安組織及政府目標遇襲后,我還是有些震驚。有一個隊員在會上說“如果說巴爾干半島是歐洲的‘火藥桶’,那科索沃就是這個‘火藥桶’上的‘定時炸彈’”。他的話讓不少的隊員默默點頭。
我們在碰頭會上得知,科索沃是繼海地之后的又一個需要帶槍的任務區(qū),而此前中國6個維和任務區(qū)只有海地是帶槍的任務區(qū)。由此可見科索沃是繼海地之后的又一個最為危險和復雜的任務區(qū)之一。
上午10點左右,中心通知大家去領裝備。12點多,我們又被拉到北京出國人員檢疫中心去打防疫針。這時,我們都換上了新發(fā)的服裝——一件休閑的黑色T恤,胸前印有聯合國標志,袖上鑲著一面五星紅旗。當然這還不是我們維和時的工作服。
花了1個多小時才打完包括防傷寒、甲乙肝合并針在內的防疫針,這是一個必須的過程。
我們要自己解決吃飯住宿
本以來打完針就回廊坊了,但公安部外事局又通知我們去維和處接受出國教育。該處談處長希望大家在出國前多了解科索沃的情況,因為了解得越多,對未來開展工作越有利。
談處長還要求大家在3個月內適應工作和生活,“任務區(qū)有意想不到的困難”,住房和吃飯都是自已解決。我的室友之前已知道這個情況,買了很多干面、干菜和調料。其實上午的碰頭會,大家就相互“查缺補漏”看有什么準備不足了,明天我會開個清單趁這幾天在廊坊趕快補齊這些東西。
槍的使用也免不了要強調的,談處長要求大家槍不要離身,既要注意保管,也要防止操作不當,還可以保護自身安全。
最后談處長送給大家12個字:多學習、多實踐、多積累、多思考。其實這跟我之前的想法有點不謀而合,我一定按這樣的要求去做,讓這一年時間成為我人生中最無怨無悔的經歷。
維和假期不觀光回家陪妻子
在今后一年的維和任務期間,我們可能會有假期。處里希望大家在圓滿地完成任務前,能好好地領略一下歐洲的風光。不過,我想我可能沒有多少時間去觀光了,因為我會把假期積攢到一起,等孩子出生時回來照顧一下老婆。
在出國教育期間,一件被嚴肅提到的事情就是為了防止貧鈾彈輻射,盡最大可能不要喝當地的水。要喝水,盡可能買瓶裝水或者其他的水來喝。據說,聯合國會每天給維和人員提供一定的津貼。到那兒以后,我們會參照其他地區(qū)的維和人員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按照行程安排,我們會在16日下午2點30分,在北京乘坐前往奧地利的班機,在奧地利停留1個半小時后直飛科索沃。
維和民事警察甄選解密
中國警察要走出國門,成為聯合國的維和民警,必須經過嚴格的選拔、培訓,最后還要通過聯合國的三道“鐵門檻”的考核!
1.報名
維和警察報名設有一定門檻,根據聯合國的規(guī)定,維和人員首先需過語言關。故我國維和警察招生報名條件要求,參加人員需大專以上學歷,英語過四級,有兩年的駕齡,以及較好的身體條件,且需是中共黨員。維和民事警察的選拔是由公安部領導,按照自愿報名、單位推薦、統(tǒng)一考核、擇優(yōu)錄取的原則和程序進行,由維和培訓中心具體組織實施。
2.選拔考試
報名通過后即進入下一關到河北廊坊維和培訓中心參加為期兩天的選拔考試?荚噧热莅ǎ河⒄Z聽說讀寫、汽車駕駛倒庫和路考、5米速射和7米慢射、引體向上等體能測試、心理測試和面試等6項。
3.入圍培訓
選拔考試后,當即宣布入圍結果。入圍的優(yōu)秀人員將按計劃到維和中心進行為期3個月左右的常規(guī)培訓,主要培訓課程將按照聯合國維和培訓大剛的要求,學員們必須進行汽車駕駛、射擊、維和業(yè)務、警察業(yè)務、通訊、識圖、防雷、急救、安全、國際法、人道主義救援、英語聽說讀寫等20多門課程的培訓學習。在此期間,除了要過語言關之外,還要轉變觀念以適應聯合國維和民警的行為準則。中心會通過模擬演練的方式來提升學員們作為聯合國維和警察應具有的安全意識、談判能力等綜合素質。
雖然進了入圍名單但不代表當然有前往維和的機會。3個月的學習結束后,學員需通過聯合國的模擬考試,不過關者拿不到結業(yè)證,也只能卷鋪蓋離開培訓中心。
4.聯合國甄選
拿到結業(yè)證的人員才有機會進入聯合國甄選的范圍。聯合國甄選小組每年都要到中國來進行一次甄選考試,通過考試后當天可獲資格證書。也意味著還有三道“鐵門檻”等待著闖了兩關的候選人。
聯合國甄選考試,一般是由3名外籍的聯合國官員主持,按照英語的閱讀、聽力、寫作、口語;汽車駕駛的基本操作——道路駕駛;射擊的槍械拆裝、5米速射、7米速射三門的順序進行。更殘酷的是,甄選是采取“突然死亡淘汰法”,有一門不及格就立即被淘汰。
5.出國前教育
即便過五關斬六將后,出國前可能還會接到聯合國官員的越洋“電話面試”。在出國前仍需到中心做最后出國前的教育、分發(fā)裝備、駕駛訓練、射擊訓練、防疫注射等。
赴科維和部分裝備
鄭輝目前已領到了23件裝備,但這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據稱赴科維和隊員裝備有30公斤左右,槍是到了科索沃以后再領取。
序號 裝備 數量
1 衛(wèi)生急救包 1只
2 旅行行李箱 2只
3 蚊帳 1頂
4 床單 2張
5 枕頭 1只
6 涼席 1張
7 不銹鋼保溫瓶 1個
8 六神花露水 10瓶
9 充電應急燈 1盞
10 多用電源插座 1個
11 多用工具 1套
12 毛巾被 1張
13 太陽鏡 1付
14 蚊香 10盒
15 睡袋 1條
16 行軍床 1張
17 大背囊 1個
18 警用腰包 1個
19 警棍 1條
20 噴霧器 1個
21 手電筒 1個
22 頭盔 1個
23 防彈背心 1件
名詞解釋 維和民事警察
聯合國民事警察是應聯合國秘書長的請求,由各成員國派出的為聯合國工作的警官。在維和任務區(qū),聯合國民事維和警察受聯合國維和民警警監(jiān)的領導。
根據《聯合國特權豁免公約》第六款之規(guī)定,聯合國民事警察主要職責是監(jiān)督派駐地警察執(zhí)法,幫助維護社會治安,培訓當地警察、幫助維護社會治安、協(xié)助重建當地司法體系。隨著維和任務的復雜化和多樣化,民事警察在維和行動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人員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
新聞背景
中國維和民事警察培訓中心2000年掛牌成立
1998年公安部、外交部提出《建議選派民警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的請示》,后經國家領導人批準公安部專門成立了“中國維和民事警察事務領導小組”及其辦公機構——外事局維和處。2000年8月8日,經公安部批準,中國維和民事警察培訓中心在武警學院掛牌成立。2001年3月14日,公安部正式批準學院建立維和培訓部,同時稱“中國維和民事警察培訓中心”。擔負著我國維和民事警察派出前的培訓任務和國際維和警察交流培訓任務。
該中心坐落在河北省廊坊市,距離首都北京50公里。有辦公教學樓、汽車訓練場、射擊場、游泳館、學術報告廳、娛樂中心、外籍教師公寓、中外籍學員宿舍、中西餐廳等設施。目前教職工中6人具有聯合國任務區(qū)的維和經歷,8名專任教員均具碩士學位。
中心的主要任務是選拔和培訓維和民事警察,開展維和研究,同時還承擔警務聯絡官和外國警察培訓。
中國5年向6個任務區(qū)派遣維和警察404人
2000年1月,我國首次派遣15名維和民警赴聯合國東帝汶過渡行政政府當局參與維和行動。2001年1月,首次向亞洲以外的波黑任務區(qū)派遣5名維和民警。截至目前,我國共辦維和民事警察培訓班16期和一期維和警察防暴隊培訓班,培訓學員522人。5次接受聯合國甄選考試,通過率分別為100%、61%、86%、81.4%、100%。自2001年1月以來,先后向東帝汶、波黑、利比里亞、科索沃、海地、阿富汗任務區(qū)派遣維和警察21批404人次。
另外,中國首支維和警察防暴隊組建于2004年6月,當年9月,應聯合國請求,經報黨中央、國務院批準,中國維和民事警察培訓中心舉辦了首期維和警察防暴隊培訓班,我國向聯合國海地任務區(qū)派出了第一支成建制維和警察防暴隊,共125人,來自公安部及部分省、市公安機關和公安邊防部隊。并于今年4月17日結束任務回國。4月15日,第二支維和警察防暴隊乘聯合國專機由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啟程,赴聯合國海地任務區(qū)執(zhí)行輪換任務,與4月4日先期抵達海地的先遣隊30名隊員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