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據(jù)新華社報道,《人民日報》23日發(fā)表何振華的署名文章《構建和諧社會人人有責》。 文章說,從構建和諧社會看穩(wěn)定、看法治、看發(fā)展的幾篇文章在《人民日報》刊登后,讀者反饋很多,網上也展開了相關討論。有的讀者說:“‘扭住發(fā)展不放松,實在太重要了!@話說得
好,我贊成!庇械木W友說:“看一看有的國家動蕩不定的現(xiàn)狀,我們中國的長期穩(wěn)定帶來了快速發(fā)展令世人羨慕,應該倍加珍惜穩(wěn)定的局面!庇械淖x者說:“法治的確不僅是一種遵循、一種追求,更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行為準則!边@些議論和看法,表達了各界人士對構建和諧社會的熱切期盼,也反映了大家都在關注和諧社會建設,都愿意參與其中,為構建和諧社會盡責出力。 文章說,構建和諧社會人人有責,不僅有賴于扎實的行動,也需要理性的思考。理性是現(xiàn)代社會成熟的標志,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本條件,也是一個國家的公民應有的重要素質。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自覺地將個人情感上升為行為理性,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意見,以冷靜理智的態(tài)度對待各種矛盾,從大局出發(fā)維護國家民族的根本利益,這樣,才能真正地發(fā)揮一個公民應有的作用,也才能為社會進步和國家的發(fā)展做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文章說,構建和諧社會人人有責,在當前很有現(xiàn)實意義。近年來,日本在歷史、臺灣等問題上開倒車,屢屢失信于中國人民,使幾十年來恢復和發(fā)展起來的中日友好關系受到傷害,中國人民和亞洲人民表示強烈不滿。我們一定要相信黨和政府完全能夠從國家的根本利益出發(fā),妥善處理對日關系面臨的各種問題,堅決貫徹中央的一系列重大決策和部署,自覺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讓我們把愛國熱情轉化為強國力量,把愛國之心轉化為實際行動,扎扎實實地學習,扎扎實實地工作,扎扎實實地為構建和諧社會盡心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