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打賭,現(xiàn)在還活著的人中,肯定會有不少人能活到1000歲!”上個月,英國“基因狂人”奧布里·德格雷發(fā)出了這個驚世駭俗的斷言。
實際上,這不是41歲的德格雷最驚世駭俗的言論。早在今年一月份,他就預言說,2100年后出生的“未來人類”有望活到5000歲。
5000歲是德格雷大膽的預言,1000歲則
是德格雷的堅定信念。德格雷宣稱,他已經(jīng)破解了人類老化的公式,分析出導致人類老化的七個因子,如果利用分子生物學、基因學和納米技術對這七個因子成功進行干預,就可以停止老化過程,從而令人類的壽命延長到不敢想象的地步。
德格雷說,他相信他的研究小組能夠在10年內(nèi)為老鼠延長壽命,然后再花10年將新技術運用到人類身上。那樣的話,現(xiàn)年60歲左右的人就有望享受他的研究成果。
他是個天才,還是個瘋子?
美國“滑石板”新聞網(wǎng)站()的文章煞有介事地稱,“最起碼,你要相信,德格雷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家”。文字:吳為
本報綜合報道 如果一個又高又瘦、留著2尺長棕色絡腮胡子的家伙在酒吧里對你說,他是一名科學家,能幫助你實現(xiàn)長生不老的愿望,你肯定會想,這是個瘋子。
奧布里·德格雷給人留下的就是這種印象,盡管他的確是英國劍橋大學的基因學家,并被美國麻省理工大學評為“全球最優(yōu)秀的‘老化學家’”。
沒有導師的博士研究生
德格雷是一名半路出家的生物學家,他原來是一名軟件工程師。1985年,他從劍橋大學拿到了計算機學位。1991年,德格雷同一位校友結婚,他的妻子是一名基因學家,在劍橋大學基因學院工作。隨即,德格雷被邀請加入基因學院做“計算機助理”,幫助學院建設基因數(shù)據(jù)庫。
很快,德格雷對妻子的研究領域產(chǎn)生了興趣,于是整天泡在圖書館里猛啃基因學的文獻。書讀得越多,德格雷就越堅信,傳統(tǒng)的“老化學家”們一直缺乏整合整個“老化學”研究領域的“大視角”,在這個領域,一直沒有人整合各個分支的研究成果,并將其整合到一起。
于是,德格雷決心來做這個整合的工作,“我認為我能夠做出貢獻”。
德格雷的第一個“貢獻”就引起了基因學界的轟動。1997年,他發(fā)表了一篇論文,對線粒體(細胞內(nèi)部的“動力工廠”,給細胞的提供能量,維持各項活動)的老化過程提出了新解釋。德格雷的工作得到了一致認可,生物學家承認,他的確找到了一個新發(fā)現(xiàn)。
德格雷引起了劍橋大學的注意,基因學院破格招收德格雷為博士研究生。不過,因為德格雷的研究領域“老化學”是如此新潮,以至于沒有誰能做他的博士生導師。所以,德格雷只好自學,自己指導自己。
并且,德格雷的學習也很特別。除了沒有導師外,他也沒有同學,也從不做任何實驗,是純粹的“理論家”。他的學習就是整天泡在圖書館的一個角落里,讀各種各樣的文獻。
找到了人類“老化公式”
最終,德格雷通過研究找到了一個細胞“老化公式”。他相信,細胞老化過程有七個獨立的因子,分子生物學和納米技術可以讓人類通過微觀的操作改變這些因子,從而可以延年益壽。
這七個因子分別是:1、細胞的萎縮和惡化;2、細胞的惡性繁殖;3、染色體的變化;4、線粒體的變化;5、細胞體內(nèi)垃圾的堆積;6、細胞體外垃圾的堆積;7、細胞體外蛋白質的交織。
德格雷的邏輯非常簡單:老化是生物體細胞內(nèi)外一個固定的機械程序,因為這個程序,細胞一個一個地死去。即便一個人什么病都不得,仍會在120歲左右的時候死去,因為所有的細胞都死掉了。這是因為,細胞通過分裂來實現(xiàn)更新的。并且,它們的分裂次數(shù)是固定的,完成這個次數(shù)的分裂后,分裂程序就停止了,最后的細胞死掉后,人的組織、器官乃至人體也最后死去。但德格雷認為,只要通過技術控制細胞的分裂次數(shù)和分裂程序,人類就可以長壽。
新理論引起爭議
德格雷從來沒有在實驗室處理過一個細胞,也從未做過任何實驗去檢驗自己的理論,是一名徹頭徹尾的理論學家。在生物分子學這種實證學科,德格雷從不做實證工作的特點遭到了抨擊。
批評家們說,如果你不用實驗檢驗自己的假設就發(fā)表理論,那你就是在做純粹的理論,你不是一名生物學家,只是一位生物學愛好者。
譬如,倫敦大學生命學專家帕特里奇教授說:“如果德格雷是說我們近期內(nèi)就能活到100歲以上或更長,我認為這是不真實的看法!
另一位生命學專家海弗利克則表示:“奧布里對這個領域沒有任何原創(chuàng)貢獻。他是一位聰明的基因學家,但因為沒有接受過老化生物學的訓練,在我看來,這誤導了他的信念———人類可以在10年或20年內(nèi)控制老化過程。”他說,如果只剩下信念的話,那么德格雷沒有任何特殊之處,實際上人類幾千年來一直有這個愿望。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