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為以一己之力就能保證市場,所以就敢撒豆成兵大用非職業(yè)演員?趙本山導演的《馬大帥Ⅱ》正在央視8套播出。和其他導演的作品相比,從《劉老根》到《馬大帥》,四部下來
,趙本山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點:開拍前沒有劇本;拍攝時很少專業(yè)演員而是大量非職業(yè)演員;拍攝前后不寫導演闡述。其實,只要最后呈現(xiàn)出來的作品成功,有無劇本其實觀眾并不關心。但現(xiàn)在看來,《馬大帥Ⅱ》依舊帶來爭議聲,尤其是其中大量非職業(yè)演員的表演。反對者認為除了范偉外剩下的大部分都不行,尤其是戲分比較多的小翠扮演者孟真和玉芬的扮演者艾敬。贊成者為小翠辯解:小翠是農村女孩,當然不是城市女孩的作派,而趙本山劇的特點就是生活化表演,演成這樣可以理解。
近招子弟兵
《馬大帥Ⅱ》里,能夠稱得上是職業(yè)演員的,也就寧靜、趙本山、范偉等寥寥幾個。根據(jù)記者的觀察,劇中的非職業(yè)演員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首先是趙本山電視劇的“開國元勛”,像余富貴的扮演者王曉曦在《劉老根》中扮演胡科,扮演阿豪的張家豪演過劉老根的大兒子,知情人士說趙本山喜歡用非職業(yè)演員,其中不少都是他的親朋好友,而且這些非職業(yè)演員不少在電視劇中還是“一魚兩吃”,扮演鋼子的趙鋼兼制片主任,扮演小芹的劉玲輝是劇中統(tǒng)籌,王曉曦還是劇中的副導演;其次來自他創(chuàng)辦的遼寧省民間藝術團,比如10個彪記靚湯的服務員就是藝術團的二人轉演員;再者是前來探班的記者,讓他們出任檢查學校的官員等,趙本山可謂是撒豆成兵,因材施教。
對于劇中出現(xiàn)的非職業(yè)演員,趙本山從不避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說,“我自己有平臺,無論是遼寧省民間藝術團成員還是本山藝術學院的學生,只要學得好就有機會!壁w本山認為,他的班底形成的生活化風格高于單純的表演,“這是一個大難題,并不是像別人說的,趙本山這玩意省事,上去就說就完了。普通觀眾,一旦鏡頭對著他他就要演戲了,這可怕。演員最怕也是最要命的是他上去就要演,我們不能讓他演,而是要特別生活化!
出于這樣的考慮,在寧靜加盟之后,趙本山的一個任務就是破壞她的專業(yè)來適應自己的業(yè)余。對于這種破壞,寧靜說自己一開始并不適應,一直到快拍完了才比較適應。
子弟兵表現(xiàn)欠佳
趙本山給艾敬所扮演的玉芬打84分,比范偉和寧靜少1分,之所以少1分,趙本山的解釋是艾敬畢竟剛進入。盡管如此,《馬大帥Ⅱ》中出彩的場面依舊是職業(yè)演員完成的,第5集中教育局領導來視察,寧靜上課讓學生談理想那場戲,寧靜的表演真實可信,學生的配合積極到位,十分動人;第8集中范德彪自己綁架自己以及敗露之后回到酒店和桂英吵架出走等戲,范偉的表演相當成功;至于趙本山,像后面失明之后當按摩師等的表演,也是可圈可點。
非職業(yè)演員在表演上有哪些欠缺?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副院長王勁松(又名氣殼)說,非職業(yè)演員主要是本色表演,表演風格不是很多元,戲劇張力不是很強。比如劇中第13集,小翠和吳德榮去告知范德彪兩人舉行婚禮的時間,看到和妻子鬧別扭后失意躺在家中的老舅,吳德榮掏出了500塊錢要給范德彪,這場十分感人的戲,后面范德彪有“小翠你哭什么”的臺詞,但當鏡頭反打小翠時,小翠并沒有哭出來,于是鏡頭只能是近景而不用煽情的特寫,劇情所營造的感人氣氛立即喪失了不少。
專家:觀眾不認因素有二
中戲表演系教師張璐說,從理論上說,表演方面干擾觀眾的因素有兩個,首先是觀眾認不認可,演員和劇中的角色是不是一體的,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演得像不像;其次真誠不真誠,演員是發(fā)自內心在演戲而不是用表情演戲。她認為非職業(yè)演員雖然能夠避免職業(yè)演員鏡頭前的自我意識,但不一定就能夠達到生活化的目的,即使是故意表現(xiàn)得很輕松,如果不是投入的自然而是表現(xiàn)的自然,這種時候演員也是緊張的,除非是有天賦的非職業(yè)演員,但這種自然的本質應該是發(fā)自本性的而不是技巧的。中戲表演系研究生周顯欣告訴記者,按照這個標準,艾敬的表演之所以有些觀眾不接受,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夠像,玉芬是一個剛剛進城的農村婦女,但像艾敬在床上照鏡子理頭發(fā)、松一個睡衣扣子吸引馬大帥注意等動作,就明顯和人物身份不太符合。
電視劇究竟該不該大量起用非職業(yè)演員呢?王勁松說,戲劇性較強的作品應該用職業(yè)演員,而生活真實性較強的作品可以用非職業(yè)演員。至于《馬大帥Ⅱ》非職業(yè)演員而引起的爭議,王勁松覺得應該聽導演也就是趙本山的,“導演中心制嘛,他有權決定!弊髡撸簞⒔A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