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大連3月21日電(記者趙華)英國牛津大學工程科學系教授、大連理工大學首位長江學者講座教授崔占峰博士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再過10年至15年,人體的部分組織如骨骼、肌肉、血管、筋腱、甚至神經等將可以實現批量“生產”。
崔占峰教授長期從事組織工程研究。他說,組織工程的目標
在于開發(fā)生物替代物并植入人體內,以替換、修復、維持或強化人體組織器官的功能。目前的研究有兩個模式:一是應用于病人的自體模式,假如一位病人某塊骨頭壞了,可以通過拍X光了解壞死骨頭的信息,然后將需要再造的骨頭信息輸入計算機,由計算機設計出一個新骨頭的支架,通過三維打印出一個由高分子可降解材料制造的支架來,再將患者自身的干細胞放進這個支架,通過工程技術的方式培養(yǎng)出一塊新的骨頭,植入患者身體。這一模式用于臨床應用可能只需要3年至5年。第二個模式是工業(yè)化生產活體組織。現在市場上已經可以買到人造的活體皮膚。將來可以通過生物工程技術制造出數以千計、不同型號、規(guī)格的骨骼、肌肉、血管、筋腱等,通過冷凍的方式保存,人們一旦需要就可以像輸血一樣選擇適合自己基因的“產品”來移植。目前,崔教授領導的研究組在組織工程中支架的制造與培養(yǎng)組織的生物反應器、工程組織的冷凍保存、干細胞的增殖和分化控制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系列冷凍保護劑即將進入產業(yè)化階段。
崔占峰教授說,盡管進行了一些探索,真正實現批量生產人體組織還面臨許多技術難題,如干細胞來源、支架材料、生物反應器、工業(yè)化怎樣放大、植入人體會不會產生排異反應等,涉及到工程、醫(yī)學、材料學等諸多領域。但他相信,這個過程不會太久,批量生產人體組織可望在今后10年至15年內實現。
崔占峰教授現在領導著英國牛津大學的生物技術與化學工程研究組。近5年來,他在生物分離與生物加工、環(huán)境生物技術及組織工程等研究領域共獲得近30項英國生物技術基金會、英國理工基金會的科研項目,并獲得兩項英國專利。發(fā)表論文63篇,其中被SCI收錄的論文39篇。(完)
責任編輯 原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