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風來
是自主思考,還是受機械指令控制———
有些植物在生長過程中讓人產(chǎn)生了它們好像很“聰明”的感覺,它們似乎能思考,能對自己的生長發(fā)育做出合理計劃。難道植物真的有“思想”?這也是科學家一直在爭論的問
題。有科學家認為,植物的復雜行為只不過是機械式的指令,更多的
是來自遺傳。
有科學家認為,植物群能夠?qū)徤鞯乜紤]它們的生存環(huán)境,預測未來。
芥草是一種只能存活六周的普通植物,如果其根尖上的平衡石,一種用來與外界其它植物進行溝通的淀粉狀“大腦”被切斷后,它就無法存活。而且芥草這種顏色淡淡的寄生小植物似乎能感知周圍朋友、敵人或食物的存在,并且能迅速做出怎樣靠近它們的決定!
一種生活在美國西北部的植物盾葉鬼臼可以根據(jù)對天氣特征的估計,計劃未來兩年的生長狀況。
由于科學家們已經(jīng)獲得了一些很有價值的發(fā)現(xiàn),即使那些對“植物智力”的進化范例持懷疑態(tài)度的人也不得不承認,下至最簡單的木蘭、蕨類植物,整個植物群都對大森林里的情況“了如指掌”。
一些科學家認為,植物群能夠?qū)徤鞯乜紤]它們的生存環(huán)境,預測未來,征服領地和敵人,有時候讓人覺得它們有未卜先知的神力。從園丁到哲學家,很多人都從植物那里得到了極具價值的啟示。
植物“大腦”的主題在植物學討論會上也已經(jīng)成為爭論的焦點。
現(xiàn)在,科學界一直在爭論大自然本身究竟有沒有“智力”,實際上,有關植物如何“研究”它們所處的環(huán)境并對所處的環(huán)境做出反應的一些非同尋常的新發(fā)現(xiàn),為這個爭論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jù)。
英國蘇格蘭愛丁堡大學植物生物化學家、著名植物智能學者安東尼?特萊瓦斯說:“人們對待智力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實質(zhì)性轉(zhuǎn)變。人們對智力的概念正在從狹隘觀點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相信并不只有人類才擁有智力,其它生命體同樣擁有這種屬于人類的東西!
即使沒有蘇格拉底哲學的邏輯性或莎士比亞似的思維表現(xiàn)形式,植物“大腦”的主題在植物學討論會上也已經(jīng)成為爭論的焦點。有人對此表示懷疑,植物當然不會談戀愛、烤奶酥或是吟誦優(yōu)美的詩句。那么僅僅通過植物對其環(huán)境所做出的簡單反應就能斷定植物具有活躍的、有意識的推理能力嗎?
但已逝植物遺傳學家、諾貝爾獎得主芭芭拉·麥克林托克稱植物細胞“具有思想性”。達爾文就曾寫過有關根尖“大腦”的文章。科學家們現(xiàn)在說,植物不僅能彼此間進行交流,通過編制氣體蒸發(fā)密碼與昆蟲交流,還能通過“細胞計算方法”完成歐幾里得幾何學的計算。另外,植物似乎還能像易怒的老板一樣,把芝麻大的一點小事牢牢記在心里。
科學家探討如何能證明植物也有智力,而不是只能在花盆里繁殖的簡單生物體。
對越來越多的生物學家而言,知道植物可以對其它物種提出挑戰(zhàn)并向其施加影響這個事實,本身就足以證明植物具有基本的智力。位于鹽湖城的猶他大學的生物學家萊斯利·斯泊斯認為:“如果智力指的是掌握和應用知識的能力,那么,植物絕對具有智力。”
對于植物“智力”,其中一個重要發(fā)現(xiàn)是,從同一個母體植物上切下來的兩個切片或從同一個母體植物上克隆的兩株小植物,即使在相同條件下對它們進行培育,它們也會表現(xiàn)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