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零售價”即使打折也不影響商家利潤 是否為“價格欺詐”很難界定
綜合新華社電 面對琳瑯滿目的市場,明碼標價本是消費者最期待又非常容易信賴的一種銷售模式,但“明碼”標出的建議零售價,卻讓消費者不但沒有感到可以信賴,反而更加茫然不知所措。建議零售價到底有沒有“參考
依據(jù)”?究竟隱藏著多少貓膩?
從事商場銷售管理的楊女士告訴記者,廠家為了使自己的商品早日賣出,有意將建議零售價定得“有利可圖”,這樣銷售商當然愿意選擇利潤空間更大的品牌,并在實際銷售中進行“降價”,給顧客造成該產品價格確實低的印象,從而提高銷售數(shù)量。但事實上,這樣的建議零售價水分很大,有的甚至是實際應售價的五六倍,銷售商即使降價銷售,也絲毫不會影響其利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