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日前在西安舉行的全國高校教代會民主評議領(lǐng)導干部工作研討會上說,今后我國高等教育的收費不能再提高了。他動情地說,我國的高等教育不能辦成誰有錢誰就能上大學的局面,這不是社會主義的教育。
調(diào)查數(shù)據(jù)表明:目前我國大學的學費標準一般在5000元到1萬元不等,比起上世紀80年代末、
90年代初,增加了數(shù)十倍。而與此同時,城鎮(zhèn)居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長了4倍,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3倍,大學學費的漲幅幾乎10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長。高校收費的標準遠遠高于一般居民的經(jīng)濟承受能力。
教育是一種公益事業(yè),要保證教育的公益性,就必須對其收費作出必要的限制,對教育的市場行為作出必要的規(guī)范。一方面要考慮到受教育者的經(jīng)濟承受能力來收取一定學費,同時還要保證教育機會能夠得到公平的分配,不能形成“有錢人才能上大學”的局面。我們的大學要辦成一流大學,而非一流收費的大學。
“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只有讓更多的人,特別是相對貧困的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才能培養(yǎng)更多的知識新人,去創(chuàng)造新生活,改變命運。
在為“高校收費不能再提高”的說法喝彩的同時,我們更期待這種說法不要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是能落實到行動中。(喻京英)
特約編輯:張慶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