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肯定沒有想到,11月25日下午他在外交學院專家論壇上說的話居然會被誤讀為一條重大新聞。一切可能源于一次不夠嚴謹?shù)膱蟮溃沧阋燥@示,涉及京滬高速鐵路和磁懸浮列車話題是多么敏感,任何稍不嚴謹?shù)闹谎云Z都足以引發(fā)一場讓人懊惱的風波。
那天的演講到了提問階
段,面對一位二十出頭的男生,徐匡迪侃侃而談,作為學者和師長,這樣的坦誠無疑最為年輕學生們所欣賞。然而第二天,海內外數(shù)百家媒體都刊登了這樣一條消息:由于技術風險大,造價高,中國工程院院長稱京滬高速鐵路將不會采用磁懸浮技術。這一天的《北京晚報》還透露,法、德、日三國廠家經(jīng)過激烈競爭,法國阿爾斯通公司最終成為最大贏家,獲得修建京滬高速鐵路的1000億元大單。
到了第三天,媒體打出的標題千篇一律:“京滬線棄用磁懸浮,法國成最終大贏家”。由于媒體援引的消息來自身為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的徐匡迪,公眾深信不疑。
“徐院長沒有說過這樣的話,他不會也不可能去發(fā)布這樣一條鐵道部的新聞!11月29日,徐匡迪的秘書何中偉在位于北京木樨地的中國科技會堂對記者說。
徐匡迪究竟說了什么?
徐匡迪此次應邀出席外交學院論壇,是為師生們作一場主題為“飛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科學與工程技術”的演講。這樣的論壇在外交學院每個月都要舉行一次,
演講約為1個半小時,然后是學生提問時間。一位男生站起來,拿起麥克風提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計算機芯片的問題,第二個才是京滬高速鐵路的問題。他說,2008年奧運會和2010年世博會就要臨近了,而前一段時間京滬高速鐵路有很多傳聞,“請徐院長以磁懸浮技術為基準,比較一下德、法、日三國在競標中的優(yōu)勢和劣勢!
這個提問引來全場熱烈的掌聲。
出現(xiàn)這樣的提問似乎早在徐匡迪的意料之中。由于他在擔任上海市市長期間,該市曾經(jīng)率先建成世界首條磁懸浮列車商業(yè)運行示范線,他被認為是磁懸浮技術的支持者和推動者之一。在很多公共場合,這樣的問題被屢屢問及,而他均是一言以蔽之:關于京滬高速鐵路的項目,國家有關部門正在決策之中。
這一次他顯然愿意更多地和學生交流!拔蚁然卮鹉愕牡诙䝼問題。”他笑著說。
為了確保表述的準確性,記者專門復核了這段現(xiàn)場錄音。徐匡迪說:“據(jù)我所知,京滬高速鐵路大概不會采用磁懸浮。雖然磁懸浮技術很先進,但是相對投資比輪軌要大一點,工程質量要求高!
他接著說:“磁懸浮鐵路的軌道梁是12米長,誤差不能超過1毫米。上海的造得不錯,但北京至上海1300公里的地質條件比較復雜,要跨過一些江和河,還有一定的技術風險!
然后他用很長的篇幅向學生解釋磁懸浮列車和傳統(tǒng)輪軌列車的工作原理,并粗略地介紹了擬建中的上!贾莸拇艖腋¤F路,“全長170公里,從浦東到杭州只需要花26分鐘,時速430公里!
可以肯定的是,徐匡迪沒有提及磁懸浮列車的造價和德、法、日三國競標京滬高速鐵路的事情。
徐匡迪的秘書何中偉當時就在現(xiàn)場!靶煸洪L只是向學生們介紹磁懸浮列車的工作原理,媒體這樣報道太不負責任。”他已于周一向外交學院籌辦論壇的部門表示不滿。
但現(xiàn)場的幾家媒體、聽眾以及收看電視直播的師生確實是朝另外一個方向理解。11月30日,外交學院一位學生驚訝地對記者說,“你們還不知道嗎?京滬高速鐵路國家不是已經(jīng)定了?”
鐵道部不打算回應
從11月26日開始,鐵道部新聞處一位李姓官員就不斷接到詢問電話。他惟一能肯定的答復是:“京滬高速鐵路國家還沒有立項!
實際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不斷有“內部人士”放出“京滬高速鐵路方案塵埃落定,磁懸浮最終出局”的消息。但很快,鐵道部新聞處便出面否認磁懸浮落馬。而這一次,截至記者發(fā)稿,他們還沒有澄清的打算。李姓官員說,每個專家都可以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鐵道部不可能一一作出回應。
國家發(fā)改委的一位工作人員也證實京滬高速鐵路尚未立項。他說,鐵道部在今年再次給發(fā)改委遞交了京滬高速鐵路的建設方案,目前還沒有結果,“發(fā)改委對這個問題很慎重!币晃恢槿朔Q,這個方案大體上是一個折衷方案,主要內容是希望采用輪軌技術盡快批準修建京滬高速鐵路,而同時修建上海—杭州的磁懸浮鐵路,“等于是兩家都有份,皆大歡喜!
11月29日,本報記者致電阿爾斯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求證此消息。該公司公共事務總監(jiān)錢靜顯然已經(jīng)獲悉此事,“這個消息肯定不屬實,國家還沒有開始招標呢,我們怎么可能中標?”
30日上午,經(jīng)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總部批準,阿爾斯通(中國)公司給記者發(fā)來書面的正式聲明。這份聲明全文如下:
近日,有些中國媒體稱有關阿爾斯通公司已經(jīng)中標京滬高速鐵路項目的報道是失實的。這個項目國家還沒有開始招標,招標的時間表是由中國政府決定的。同時,我們正在積極準備建設在中國的工業(yè)制造平臺,當中國政府推出這個項目時,我們將做好準備,積極回應。但到目前為止,大家還不知道這個項目的時間表。
該新聞發(fā)言人還說,《南方周末》是第一個針對此消息向阿爾斯通直接求證的國內媒體,她對有關媒體將未經(jīng)證實的消息隨意發(fā)布表示不滿,她同時推測,這位記者可能是將今年10月份阿爾斯通公司在鐵道部第六次提速部分項目上中標的事情與京滬高速鐵路項目混為一談。
除了阿爾斯通,同時獲得鐵道部第六次提速工程項目的外方公司還有加拿大龐巴迪集團和投資新干線的日本企業(yè)聯(lián)合體。在10月20日,川崎重工代表日本企業(yè)聯(lián)合體與鐵道部簽訂了第六次提速的項目合同。
11月30日下午,本報記者致電日本川崎重工業(yè)株式會社北京辦事處。一位自稱是川崎(北京)首席代表秘書的小姐似乎早已知道網(wǎng)上流傳的所謂“阿爾斯通中標”的消息,她反問記者:“京滬高速鐵路項目根本就沒聽說開始招標,怎么會有公司中標呢?”
責任編輯:孫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