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一項調查稱,近年來中國大學生獎學金的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購買學習資料,添置生活用品,交納學費、住宿費。但稍稍了解大學生活的人都知道,很多得了獎學金的學生都要拿出一部分錢來請同學大吃一頓表示慶賀。
獎學金帶來的苦惱
按理說得了獎學金應該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可偏偏卻
有人為此叫苦不迭。在北京某大學的BBS上,一名得了獎學金的學生抱怨說:自己家境并不寬裕,好不容易獲得獎學金,本想借此緩解一下窘迫的生活,可是請客吃喝之風愈刮愈烈,你若不請,就會被認為是吝嗇或不開竅。
北京科技大學的大學一位同學講,去年他獲得了五百元的獎學金,同學老鄉(xiāng)都向他表示祝賀,他自己也很高興,于是請大家聚了聚,結果五百元錢所剩無幾。他說,獎學金帶來的苦惱大于快樂。
獎學金也有“召回制度”
事實上,很多學校對用獎學金請客的做法是持反對態(tài)度的。北京的一些高校做出明確規(guī)定:大學生的獎學金要用于買書、交學費等開支,不能用于諸如拿獎學金請客吃飯、抽煙酗酒、出外租房等,違者將被取消獎學金,或取消以后獲取獎學金的資格。這項規(guī)定被戲稱為獎學金的“召回制度”。
為了幫助學生合理使用獎學金,“把錢花在正道上”,重慶的一所高校直接把錢充入學生的飯卡。此舉引起部分學生的不滿,認為這是“強制消費”。
獎學金怎么花誰做主
北京師范大學的一位老師說,獎學金的“召回制度”表面上看似乎有些不近情理,可仔細想想學校此舉也著實出于無奈,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學生把獎勵學習的錢扔到跟學習無關的地方。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生張文鵬卻認為,獎學金不是助學金,而是學校對學生取得良好學習成績的一種鼓勵辦法。既然已經(jīng)得到這筆錢了,怎么支配應該學生自己說了算,學校不應該干涉過多。
也有學生認為,大學生已經(jīng)是成年人了,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學校不能把大學生當小學生一樣管。再說,培養(yǎng)人際關系也是很正常的事,請同學吃頓飯無可指責。
學校和學生各執(zhí)一詞,看似都有幾分道理。有學者撰文指出,學校里大興請客吃喝之風,主要是受到當今社會思潮的影響,但學校也大可不必將此視為“洪水猛獸”,應該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消費觀,而不宜采用強制的辦法。(作者:周兆軍)
特約編輯:張慶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