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8月27日專電
據(jù)《大眾日報》報道,山東師范大學新聞系大三的部分同學近幾天在濟南市進行的一項調查表明,由于孩子們在假期中忙于補習功課、上特色班、考各種證等,有七成孩子感到假期不快樂。
假期快要結束了,濟南市解放路某小學三年級的王濤(化名)小朋友不但沒有一絲失望,反
而感到很高興:"終于熬到頭了,這假期過得真是郁悶!"原來,暑假一開始,王濤的父母就給王濤報了很多補習班:數(shù)學班、語文班、英語班,還報了一個鋼琴特色班。這令一直渴望好好玩玩的王濤很是不高興。"這個暑假過得特別沒意思,還不如平時呢。平時我還有玩的時間。"王濤小朋友說,他的很多同學都報了各種補習班和特色班,每天一個一個地趕場,比平時還忙。
為了了解孩子對暑假的滿意度,山東師范大學新聞系十幾名大學生對此進行了調查。他們在濟南市文化東路、文化西路、泉城廣場、植物園等公共場所,對100名中小學生進行了隨機調查。調查結果顯示,70%的孩子暑假過得"不快樂",25%的感到"一般",僅有5%的同學覺得過得"充實有意義"。多數(shù)孩子表達了這樣一種愿望:暑假能自己安排學習生活,多一點時間參加旅游、體育運動等活動,和自己的同齡人一起玩。但這些孩子大多表示,暑假沒有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
一位小學老師說,學校并不提倡假期讓孩子報各種特色班和補習班,但這似乎已成了一種風氣。山東師范大學教育系一位教授認為,孩子真正快樂的暑假應該是將休息、"查缺補漏"和培養(yǎng)興趣等多方面結合起來;而不是由父母給孩子"包辦"假期,一味補習和考證。(完)
特約編輯 徐新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