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大學學五食堂旁邊那塊巨大的公告牌前站了半個小時,將上面張貼的有關暑假英語培訓班的廣告都看了一遍之后,劉香選擇了一家民辦考研英語輔導班。而在劉香左右,還有幾十個同學,正做著這樣的選擇。
“民辦英語培訓機構的廣告很多,可我發(fā)現,還有不少公辦高校英語培訓機構的招生簡介,在花花綠綠的
廣告中也很顯眼。”劉香的這個發(fā)現,得到了很多同學的贊同。
這個暑假,讓京城的英語培訓行業(yè)大大吃了一驚。
一位長期從事英語培訓的老師透露,據不完全統(tǒng)計,今年暑假,在京城參加英語培訓的人數將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20萬。
毫無疑問,20萬人的暑期培訓市場,對所有培訓機構而言,都是一個巨大的誘惑,連一向對市場反應比較遲緩的公辦高校的英語培訓機構,也對此迅速做出反應。
競爭在悄無聲息中進行,背景是北京擁有一千多家英語培訓機構。
從我們挑學生到學生挑我們
定福莊地區(qū)是北京東部高校集中的地方。最近,在定福莊車站附近,多了一個燈箱廣告———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留學培訓中心的英語培訓廣告。
與一些民辦教育機構鋪天蓋地的廣告相比,這個廣告看起來小了點。
學校不在乎。對他們而言,這個廣告的意義不止于此!跋M柽@個廣告讓社會對我們更有信心。”二外留學培訓中心副主任張四成說。
話里有話。因為在早些年,北京的公辦外語類院校幾乎壟斷了外語培訓市場。
以北京語言大學出國留學人員培訓部為例,這是教育部下屬的11個培訓部之一,培訓部最大容量是1100人,招生就只招1100人,要組織入學考試,成績不夠的就要被淘汰掉。最火的時候,還有文憑要求,拿著大專以上文憑原件才能報名。英語就沒有辦過零起點的班。
“接連很多年,都是我們在挑學生。”北京語言大學出國留學人員培訓部主任陳衛(wèi)東說。
到上個世紀90年代,情況發(fā)生了變化,出國不再是一件艱難的事情。自費出國的多了,不少家長希望把孩子送到國外讀大學。而希望掌握一門外語以便換工作的人也多了起來。
打著外語類院校旗號開辦的培訓班,如雨后春筍般生長起來。一所學校可能有幾十個培訓項目。一位熟知內情的老師說,不少培訓班是一些院系、甚至是個人辦的。更有甚者,一所學校的行政部門也辦起培訓班。
外語培訓突然從精英轉而面向了大眾,市場巨大。
不少外語類院校沒想過自己的生源會被搶走!皥竺娜四敲炊啵晌覀兡菚r也有國企的通病,只有星期一到星期五的班,寒暑假還要放假,不開班。”陳衛(wèi)東說。
沒有意識到應試型培訓的需求,也是不少外語類院校的一個失誤。一所著名的民辦培訓機構創(chuàng)辦初期,曾經找到二外洽談合作,結果被拒絕了。“當時我們認為道不同不相與謀,認為自己的技能培訓走的是正道,沒想到后來應試培訓需求這樣大!睆埶某烧f。
機會在一點點中喪失。到了2000年末,國外大型培訓機構進入,培訓市場被進一步分割。
去年的非典,對外語培訓市場是個重大打擊,幾十家培訓學校因此倒閉,新的格局重新形成。
開始找回失去的市場
“目前,全國的普遍趨勢是‘正規(guī)軍’打不過‘游擊隊’。‘正規(guī)軍’沒有主動出擊爭取市場份額!币晃辉谂嘤枡C構工作多年的老師說,公辦學校必須走向市場,找回市場。
一些公辦學校開始做廣告:在刊物上登廣告,制作燈箱,還制作10分鐘的光碟免費派送。
“這一兩年也花了五六萬元。以前可是不用花錢就有人來的!标愋l(wèi)東說。二外在招生投入上也想了很多辦法,但凡有國際教育博覽會一定要亮相。但廣告宣傳基本不選擇廣電媒體,因為費用太貴。
為了適應不同學員的需要,近幾年公辦學校也開設晚班、周末班、寒暑假班。“現在學校放暑假,我們只歇了五六天就趕緊運轉,這是取得市場的大好機會。”北語的一位老師說。
一些公辦學校的培訓機構也辦起了應試型的培訓班,希望增強市場競爭力。比如二外辦了雅思培訓班!胺从尺是相當不錯的,參加雅思培訓的學生平均都提高了1到2分,甚至有學生的成績提高了2.5分!睆埶某珊芨吲d地介紹。
二外開始向外發(fā)展,為了彌補所處位置離市中心較遠的不足,在地處繁華地帶的119中學設立了分部,以業(yè)余培訓的短期班為主。此外,二外也在多方尋求合作伙伴,希望能憑借高校的良好聲譽開拓新的市場。
中國人民大學考試培訓中心今年推出了考研英語培訓,并且將考研英語、政治和數學捆綁在一起,時間上互不沖突,吸引了很多考研學生。除此之外,人大考試培訓中心還不失時機地推出了新概念一、二冊和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培訓班,采用20人左右的小班制,試圖以質量吸引學員。
這幾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暑假開設了多語種綜合能力培訓班和高級翻譯培訓班,以知名度和實力吸引了大批校外學員。
從目前報名的人員來看,人大培訓中心今年前來咨詢和報名的外校生明顯多于往年,有關老師介紹說,今年學校在宣傳上費了番工夫,廣告不再局限在校內,而是有意識地面向了校外。
“學員已經分流了,找回市場并不容易。”二外培訓部的一位老師說,盡管學校打了廣告,來的人還是少多了。打來電話的人,也要問個底兒掉。比如,教學師資安排,一個電話沒有5分鐘結束不了。而且有的人電話咨詢還不止一次。外地的學員還要來實地考察,“這就是市場,沒有辦法”。
“就目前的市場來看,外語培訓并不是哪一家機構所能壟斷的,師資不是問題,設備也沒問題,市場對所有人都是相對公平的。民辦和公辦各有優(yōu)勢,誰擠掉誰都是不可能的。”張四成顯得相當自信。
不是所有人都能分一杯羹
戴爾國際英語總部的辦公地點在北京中關村南大街的數碼大廈五樓,辦公區(qū)域被臨時開辟出3個英語教室用來救急,“今年暑假報班的人數太多了,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計。”戴爾國際英語的市場部經理胡輝,對前來咨詢的人不停地表示抱歉。
今年的暑假,迎來了英語培訓真正的狂歡,對一些實力強大的培訓機構來說,重要的是盡快找到足夠用的教室,容納前來報名的學員。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從中分得一杯羹,他們之中的絕大部分被民辦培訓機構所包攬,據胡輝透露,光是京城兩家最大的培訓機構———新東方和戴爾就已合力占了一半市場份額。
引人關注的是,從今年上半年開始,民辦英語培訓機構本身的市場策略開始改變,他們要開拓更加廣闊的市場。
人們可以發(fā)現,近來路邊的廣告牌陣營里,各種各樣有關培訓學校的廣告越來越多。
一向不關注考試項目的戴爾,一口氣推出了16個四六級英語考試輔導班,到目前為止,該項目已經占到戴爾英語培訓的40%。而新東方,也加強了考研英語和四六級英語的項目。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傳統(tǒng)的考研輔導學校,也在英語考試輔導項目上加強了投入。
長期從事外語培訓市場開發(fā)的黃靈說:“北京的英語培訓市場有著很完善的體系,高中低端三個層次之間沒有很明顯的斷層。”
她說,民辦學校的戰(zhàn)略轉移緊跟市場走向,目前,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以白領和高薪階層為主要對象的高端市場,人數趨于穩(wěn)定,很難再有大的增長空間;而以在校學生和出國留學人員為主的中低端市場,還有很大發(fā)展空間,因為高校擴招和留學門檻的降低,讓這部分人數連年增加,這是最近幾年英語培訓市場主要的增長點。
她認為,民辦英語培訓機構都有自己的特色,幾所品牌學校都有固定的生源和招牌,公立學校即便擁有豐富的師資,但要想作出自己的品牌也是相當困難的。按照目前市場整合的趨勢,一個沒有強大品牌優(yōu)勢的培訓機構是很難發(fā)展壯大的!熬臀覀人的看法,公立學校要想進入培訓市場是相當困難的,因為目前英語培訓市場的區(qū)分度相當明確。”
有實力的才是競爭對手
對于公辦學校在英語培訓市場上的躍躍欲試,很多民辦培訓機構反應冷淡,甚至有不少民辦學校的項目主管認為,自己和公辦學校沒有競爭關系。
冷淡是有理由的,公辦學校中發(fā)展最為穩(wěn)定的二外留學培訓中心,一期學員也才有千人,和大的民辦培訓機構動輒上萬的學員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一位民辦機構市場部的工作人員說,目前,財大氣粗的民辦學校,可以在媒體上做長期廣告,而一些公辦的學校在宣傳策劃上就必須根據自己的實力精打細算。
比如,有的民辦培訓機構可以將自己的分校區(qū)遍布到北京市的各個繁華區(qū),而大部分公辦學校僅僅局限在本校內。“從課程設置上來看,大部分公辦學校課程都相當單一,教學對象基本上是本校生。”
差距不僅僅是這些,與民辦培訓機構相比,困擾公辦學校培訓機構發(fā)展的,不僅有制度的障礙還有思維上的定式,很多老師仍然有這樣的觀點,覺得搞應試型教學就是不務正業(yè),做研究才是正業(yè)。
“公辦學校要想在短時間內趕上民辦學校是相當困難的,他們進入市場晚,對市場運行機制又缺乏了解。公辦的培訓機構依附于高校,在體制上沒有民辦的靈活,很難有自己的決策!秉S靈解釋。
但值得慶幸的是市場仍然有很大的潛力可挖,雖然各培訓機構間關于生源的競爭已經不可避免,但黃靈認為:“從目前來看這種競爭跟其他行業(yè)相比是良性的,大家拼的是師資、環(huán)境和宣傳攻勢。”
學校的口碑很重要
“上輔導班其實很冒險,不僅要花大筆的錢,更重要的是大把時間的投入,一期輔導班至少持續(xù)半個月。如果選擇不當,浪費的不僅是學費還有更為寶貴的時間,情緒還會受影響,這對于復習是極為不利的!北本┐髮W的劉香說,自己最后選擇了一家民辦培訓機構,是因為她之前參加這個培訓學校的政治輔導,覺得效果不錯。
對于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的優(yōu)劣,劉香表示不太了解,但她認為選擇的關鍵是要適合自己。
中國人民大學的萬洋說,大部分學生選擇輔導班時,都很重視學校的口碑!皩τ诤芏嗟谝淮紊陷o導班的學生而言,同學的推薦和建議有決定性的影響力!
大部分學生表示,口口相傳遠比一擲千金的廣告對他們有效。
對于現在一些公辦學校試圖將本校外語培訓機構推向市場的做法,學生反應各異。部分學生認為,“并沒什么不妥,老師們如果將精力都集中到培訓上,難免會分散教研的精力,這對學校是不利的”。
(記者 原春琳 實習生 陳睿)
編輯 張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