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 一場車禍傷了顱內動脈血管,導致眼球突出,連睡覺都合不上眼,甚至差點失明。近一年來湖南衡陽人彭先生為此痛苦不堪。記者昨天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獲悉,醫(yī)院通過眼靜脈手術,“修補”好了滲血的血管,為彭先生消除了痛苦。據悉,這一手術在華南地區(qū)尚屬首例,僅在北京、天津有少數成功病例。
彭先生一年前不幸遭遇車禍,當時顱面部全部骨折,為了接好骨頭,顱面、顱頂和頜蓋骨的連接部分全部由鋼釘固定。但當地醫(yī)生沒有發(fā)現一個細節(jié):這次車禍還弄破了一段頸動脈,而這段頸動脈剛好是經過顱內最深處的海綿竇段。
今年3月起,彭先生開始耳鳴,隨著海綿竇和眼靜脈內的壓力越來越大,右眼眼球也開始前突。到5月,他的右眼眼球已經突出眼眶約1/3,連眼皮都合不上了!彭先生苦不堪言。
今年6月底,彭先生來到中山三院求醫(yī),被確診為頸動脈海綿竇瘺。這時他的右眼已經視物模糊。中山三院放射學科主任單鴻表示,彭先生的眼靜脈已經腫脹得比正常人粗5倍左右,如果再晚些治療,右眼視神經被破壞,將造成永久性失明,隨后左眼也不能幸免。
醫(yī)生大膽“另辟蹊徑”,走出了從眼睛外部介入治療的險棋。他們在病人眉骨處開口,使還在跳動的眼靜脈暴露,通過眼靜脈將細如發(fā)絲的微鋼圈一條條填塞在4個創(chuàng)口處,這些微鋼圈會在頸動脈裂口處自動打結成幾何體,將創(chuàng)口堵住,并且漸漸使附近血漿凝結而完全彌合創(chuàng)口。醫(yī)生還先在病人海綿竇段頸動脈的破裂處加置了網狀支架作為保護屏障,這種特殊的網裝支架將會在一個月后與血管壁融為一體。
術后僅8天,彭先生突出的眼球已經基本上回復到眼眶中,以前眼部的腫脹和搏動也沒有了。目前,彭先生的視力已經恢復到0.3左右。單鴻介紹,病人的視力以后有希望恢復到正常水平。(肖萍 孫振興 徐平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