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骨病被稱為“不死的癌癥”,其頑固性和致殘性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并且診誤治率很高。今天全國著名風濕病專家吳英萍教授來到青島平安醫(yī)院會診。
吳英萍教授是全國著名風濕病專家,她創(chuàng)立的風濕類疾病“五五五治療體系”和以“英平諸畀靈”系列中成藥為核心的獨特治療方法,大大提高了風濕類疾病治療的有效率和治愈率,為眾多病人解除了痛苦,她因此而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和“優(yōu)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并經常到全國各大城市會診、講學。
吳英萍教授每次到青島市來會診,青島市平安醫(yī)院的掛號室窗口外一大早就會排起長隊,這些病人都是飽受風濕病痛苦的老病號。
為何久治不愈
風濕骨病被稱為“不死的癌癥”,風濕、類風濕、強直性脊柱炎、股骨頭壞死、腰椎間突出、痛風及老年性骨關節(jié)炎等都是風濕骨病。這類病人有手伸不直,有腳不能走,想站站不起來,想蹲蹲不下去,嚴重者喪失生活自理能力,造成終身痛苦。
對于風濕骨病,目前國內外仍以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治療為主,主要是:消炎、止痛、抗風濕。疼痛用止痛藥,腫起來用消腫劑,免疫亢進用免疫抑制劑。這種對抗療法,是當今治療學上的一大弊病,這類藥就像麻醉藥一樣,上午用下午好,明天不用就躺倒,既不易根治,且毒副作用很大,常會造成惡性循環(huán)。更重要的是,由于破壞了人體生態(tài)平衡,導致機體免疫功能再失調,這是造成此病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
新的治療體系
吳英萍教授經過許多實驗證明:人體天然防衛(wèi)能力被合理刺激后會明顯加強。就是當防衛(wèi)能力下降時,可以人為地使用合理刺激,使機體產生“應激防衛(wèi)能力效應”來強化之。這種牽一而發(fā)動全身的特殊效應,可收到一石百鳥之功。
吳英萍教授遵循上述原理,研制出具有激惹作用與應激效應的系列藥品。這類藥物應用后,大多數(shù)病人會出現(xiàn)腫痛加重或出汗奇臭或皮膚奇癢或腹瀉便秘等激惹現(xiàn)象,但反應期一過就會出現(xiàn)整體改觀、功能改善、癥狀消失、組織修復等好的征兆。凡出現(xiàn)這種激惹現(xiàn)象的患者,特別是早中期風濕骨病,大多數(shù)可在3—5療程獲得修復,晚期病人堅持一年左右也可獲得良好的效果。
吳英萍教授從調節(jié)人體生態(tài)平衡入手,獨創(chuàng)了一套治療風濕病的“五五五治痹療法”。即確立“主體、客體、免調、外治、功能”五要素治療原則,經過“激惹、截斷、清源、糾變、扶正”五層次治療效應,采用“血療、鈣療、免療、藥浴、中藥”五方位治療方法,對廣大風濕、類風濕、產后風濕、強直性脊柱炎、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股骨頭壞死、骨質增生等疾病都有顯著的治療效果,被稱為“英平風濕骨病治療體系”!坝⑵斤L濕骨病治療體系”,是物理療法和化學療法有機結合的典范,可最大程度地激發(fā)人體應激防衛(wèi)效應,全身性地加強機體防御功能及臟腑的協(xié)調能力,以達到雙向免疫調節(jié),修復骨關節(jié)損傷等多種功能。
早診斷是關鍵
類風濕病誤診誤治率很高,其原因有:
1.許多患者發(fā)病初往往只有個別手指或足趾腫痛,便不在意,待病情發(fā)展才去求醫(yī),這就失去了早期治愈的機會。
2.誤把類風濕因子作為特殊診斷指標,其實僅有60—70%的病人類風濕因子呈陽性。
3.不少患者經對癥治療后癥狀緩解,誤認為根治,擅自停藥,導致病情反彈。
4.濫用激素十分突出,造成惡性循環(huán)。社會上一些江湖游醫(yī)用的“祖?zhèn)髅胤健薄ⅰ疤匦帯,實際上是中藥里摻激素,對病人危害很大。
5.有些患者受到誤導的虛假廣告影響,諸如“一個療程根治”、“半小時見效”、“類風濕病2—3天”、“變形致殘者也能恢復”等等,捉弄病人四處求醫(yī),輾轉多年,一誤再誤,最終致殘。
吳英萍教授提醒類風濕病患者,首先要把好早期診斷關,當出現(xiàn)四肢關節(jié)游走性的疼痛,特別是手指或足趾關節(jié)腫痛伴晨僵,活動受限,關節(jié)變形等癥狀時,或許就是風濕,應及時就醫(yī)診斷。記者李一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