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新聞網訊 “這是一種視覺誤差,經過測量我們判斷‘坡底’比‘坡頂’高一米!弊蛉障挛4時許,城陽公路段工程科科長焦永群終于解了“怪坡”之謎。
“我開了50多年車了,還是第一回聽說‘怪坡’,我想去親自去看看!弊蛉丈衔11時許,76歲的尹大爺給本報打來電話。昨日記者的手機也成了熱線,20多名朋友撥打電話詢問“怪坡”。
下午4時許,城陽公路段5名專家來到“怪坡”現場,他們觀測地形后告訴記者,這看上去確實是個上坡。然后,專家分別坐進兩輛車里,退檔、拉開手剎車,汽車慢慢從“坡下”向“坡上”溜。體驗“怪坡”后,城陽公路段專家李剛拿出測量水平儀器,與焦永群面對面測量高度(上圖)。經測量,公路段專家告訴記者,這段長60米的公路,“坡頂”的水平高度比“坡底”矮0.9米,也就是說這個看上去的“上坡”其實是個下坡。在公路段測量的半個多小時里,又有5名司機專程前來體驗“怪坡”。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怪現象呢?5名專家分析,誤差產生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這段“上坡”的盡頭是深溝,而且有弧度,人的前方視覺參照物突然消失,容易產生視覺誤差;另外,這段路的山體比較特別,一
般山體是靠近山頂的位置高、遠離山頂的位置低,可是這段山路遠離山頂的位置卻高了上去,人的側面視覺參照物反常。(張莉/文 張毅民/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