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7月20日三版上的兩則新聞,引起了廣大讀者和市民的交口稱贊。大家都說這一組報道好,這樣的司機更好。它弘揚了正氣,增強了廣大群眾與歹徒做斗爭的信心和勇氣,打擊了不法分子的囂張氣焰。
兩則新聞發(fā)生在同一地點,僅相差數(shù)小時。一則報道說7月19日晚10時,王女士走在澳柯瑪立交橋下,被尾隨的歹徒將其裝有錢包的塑料袋搶走,當(dāng)她呼救時,有兩輛出租車及時趕到,司機師傅將歹徒擒獲后交隨后趕來的110警車民警。另一則報道也發(fā)生在澳柯瑪立交橋下。當(dāng)夜1時,匆匆趕路的孟女士遭遇一欲圖謀不軌的歹徒,在這危急關(guān)頭,一出租車司機聞訊趕到,歹徒被嚇得落荒而逃。為安全起見,這位司機師傅將孟女士一直送回家中且分文不取。
曾幾何時,當(dāng)歹徒及其他不法分子猖狂行兇作案時,許多目睹和圍觀者敢怒不敢言。我們還記得在公交車上只因不慎踩了別人而被捅了5刀的中學(xué)生,我們還曾發(fā)出過“人啊,你為什么那樣冷漠”的吶喊。然而,今天卻大不相同了。經(jīng)過“嚴打”斗爭的震懾,一批批犯罪分子被繩之以法,社會風(fēng)氣逐漸好轉(zhuǎn),見義勇為者越來越多。更難能可貴的是那三位出租車司機師傅,在群眾遇到危險時挺身而出,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重塑了我市出租車司機的新形象,這
也反映出我市市民的道德意識、文明程度及整體素質(zhì)的日益提高。
廣大讀者喜愛這樣的新聞報道。這樣的報道,有利于島城文明城市的建設(shè),有利于社會的安定,也有利于我市的法制建設(shè)。劉啟合劉詩賢